景德镇瓷厂

2024-06-28 03:00:13

景德镇艺术瓷厂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九月,产品销往东南亚和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源起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有三的历史,粉彩瓷是釉上装饰的一种形式,素以其线条纤细,色彩丰富,粉润柔和,光泽莹亮和秀美娇艳的大特色而于世。五十年来我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了粉彩陶瓷艺术,为粉彩瓷这颗“东方艺术明珠”增添了光彩。

景德镇瓷厂

时代的印记

它们,曾经贡献了“瓷都”景德镇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它们,是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四大名瓷”生产厂家的代表;

它们,生产的精美瓷器在封闭的上世纪50—70年代远赴海外;

它们,有着新中国“瓷厂”的美誉,却在90年代逐渐没落;

艺术瓷厂是一家中外的型陶瓷企业,拥有众多的名家大师,世家后裔和瓷苑新秀.艺术瓷厂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艺术瓷生产和创研中心。主要产品:传统粉彩艺术瓷、仿古瓷和现代各类装饰形式的陈设艺术瓷以及品种规格各类档次的日用瓷。

荣誉

1980年该厂生产的“福寿牌”粉彩瓷荣获国家金质奖;“景德镇牌”高白釉薄胎瓷1983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为了激励陶瓷艺人,肯定他们的成就,表彰他们的贡献,景德镇在1959年和1961年分两批授予35名身怀绝技的艺人“陶瓷美术家”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同时授予的还有一批陶瓷设计师、设计员职称。这就是徐焕文记忆中的“三段职称评定”,艺术瓷厂有近十来人获得“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他的后辈、现为陶瓷评论家的曹新民对此进行过统计:1959年之后评定的5批共55名景德镇陶瓷美术家中,“艺术瓷厂”有18人。

关于“艺术瓷厂”的陶瓷美术家,有一份并不完整的名单,上面有:毕渊明、章仕保、吴康、王小凡、叶震嘉、赵惠民、常兆新、涂菊清、潘文复、章亮、章文超、王隆夫、田慧棣、翟筱翔、沈盛生、徐焕文、邹甫仁、余文襄、叶冬青、陈先水、周湘甫、叶震嘉、常兆新、邹国均、汪昆荣、吴元清、王一亭、王鹤亭……许多人物现在只能从历史和瓷器中品读,可谓“家家抱荆山之玉,个个握灵蛇之珠”,各怀绝技。

因为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艺术瓷厂显得尤为立,它有自己的食堂、医院、澡堂、礼堂、保育院、哺乳室,还有自己的学校,其中学校是瓷厂投入大的地方。它的子弟学校又名五七中学,除了基本课程之外,请厂里的陶瓷授课;它的721大学,就是后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前身。

关键的是,艺术瓷厂自建起就拥有众多的名家大师,世家后裔和瓷苑新秀,它好像一具孕育母体,培养着各种和陶瓷艺术有关的人才。1990年,该厂获高中级职称人员达410人,是国内的艺术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在海内外赢得了“瓷国明珠”的称誉。

从十家到几十家,景德镇瓷厂很多,从到,几十年间,底款形式太多,太复杂 。了解一点算了 。

初期的底款,“竖排从右读” 。有的沿用民国底款 。有的带“公司”或“瓷厂”二字 。

1955年1月1日,汉字“竖排右书”改为“横排左书” 。但是,瓷器底款上改为“横排左书”大致在几年之后 。1956年1月31日,《汉字简化方案》正式公布 。简化字普遍使用也有一个时间过程 。

带“合作社”或“工业社”三字的底款,为合作化大跃进时期1955—1958年 。此时期还有“第几瓷厂出品”款 。还有“江西景德镇名瓷+数字”底款 。外销瓷一般为“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 。

“某某瓷厂”款,如瓷厂、瓷厂、东风瓷厂等等,大致为1955—1964年时期,即老厂名款 。

以上底款内销瓷器圆章形,外销瓷器方章形 。以下底款,除了圆形、方形外,又有了其它图形 。

带有英文”MADE IN CHINA"或”CHAIN"的底款,是1963年后出口瓷器统一标志,有龙珠阁款、灯笼款、六边款、三角圈款等 。

”中国景德镇“加一个英文字母款,1964年10月开始出现 。字母代替了厂名,如:红星瓷厂(A),瓷厂(E),等等 。

后:

“中国景德镇”+"MADE IN"+“CHINA"+企业代号(字母或数字),此四行款大致为1978—1995年 。

1981年规定国营大厂使用字母底款,各区小瓷厂使用数字底款 。1986年底款带“@” 。

标签:景德镇567老厂瓷
联系方式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商家推荐产品

相关推荐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2024 京ICP备2023012932号-1

电脑版

进店

微信

电话

  • 立即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