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制舱的基本结构,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舱,二次设备、空调、照明、消防、安防、图像等设备构成,舱体内所有设备均在工厂内完成相关接线,及调试工作,并作为1个整体或2~3个单体运输至现场。
为了满足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各种标准要求,以及满足户外运行的要求,抗震强度需达到8级以上。在预制舱顶部增加斜顶,预防积水和积雪;同时斜顶还可以减少箱顶阳光照射。
(2)预制舱的内部空间和结构,舱体内部由二次设备、空调、照明、消防、安防、图像等设备构成,同时还需要满足设备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要求,需对舱体内部进行检修,装修材料选用防火防水材料,可在装修材料和舱壁之间添加隔热材料,阻隔阳光照射箱体隔热功能,舱内的照明空调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为了有效的节约,舱内安装工业空调和排风系统,可实时调整舱内的运行运行环境;由于目前都采用无人值守方式,舱内还须安装安防、图像、图像监控、火灾报警系统;接线布置可根据设备的正常运行适当布置。
预制舱应良好的防火性能,舱体壁板需内部或者外部着火时的性能水平为耐火3小时以上,3小时内舱体外壳具有完整性及防火性。
预制舱排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电气配电装置预制舱应设置机械排烟装置;且当火灾发生时,送、排风系统、空调系统应能自动停止运行。
预制舱消防供电及应急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预制舱检修走廊内设置通道照明灯,足够的照度,方便箱体内部的检修和试验。
预制舱检修走廊两端分别设置事故照明,并在全站停电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启动,检修走廊内的事故照明。
预制舱舱体接地
预制舱的舱体底架上应设接地导体,该接地导体上应设有与接地网相连接的固定接地端子,与预制舱内各设备接地和保护接地相连,并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端子为直径不小于12mm的铜质螺栓。预制舱的金属骨架,高配电装置、低配电装置和变压器室的金属支架均应有符合技术条件的接地端子,并与接地导体可靠地连接在一起。预制舱每台舱体的底架外部应至少设有4个明显的接地点,该接地点应采用铜板与可靠底架焊接,并配有直径不小于12mm的铜质螺栓,以便现场进行舱体与基础接地网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