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模式工程监理综合合作细则监理合作合作范围全国合作内容监理合作合作形式综合监理合作合作期限长期
团队协作与沟通
强调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不同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及时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利用信息化技术,如设计协同平台等,实现设计文件的共享和协同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http://jmage0.huangye88.net/live/2022/09/05/e31e12bb523224ac56ebe6bdadbf49d9.jpg@750w_750h_90Q)
组建投标文件编制团队,由经验丰富的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商务人员等组成。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详细编制投标文件,包括监理大纲、监理人员配备计划、监理设施设备清单、投标报价等内容。
![](http://jmage0.huangye88.net/live/2022/09/05/8cea26f4d8c16022864f1113adaaed3f.jpg@750w_750h_90Q)
投标报价应综合考虑项目成本、市场行情、企业利润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既要报价具有竞争力,又要确保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合同签订与谈判
若投标成功,与建设单位进行合同签订与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条款中的监理服务范围、服务期限、监理费用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详细商讨,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合理、公平。
对于合同中涉及的监理工作内容和要求,要与建设单位达成共识,避免后续出现争议。同时,争取有利的合同条件,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http://jmage0.huangye88.net/live/2022/09/05/0f1dc5fe0a677d37281781e6781ced64.jpg@750w_750h_90Q)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质量措施、进度措施、安全措施等内容。提出审查意见,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改完善,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检查施工单位的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体系是否健全,人员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完善。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管理有序。
![](http://oss11.huangye88.net/live/2024/08/14/2d86d0b3431c009c01ae64a0c99b8c51.jpg@750w_750h_90Q)
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组织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由设计单位进行答疑和修改。
检查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情况,复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确保工程定位准确。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审核,符合要求后方可同意施工单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审查施工单位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应计划,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和验收。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http://jmage0.huangye88.net/live/2022/09/05/fd83c52868cd10ba71a482fbf0f058c8.jpg@750w_750h_90Q)
施工过程监理阶段
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标准。通过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等方式,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如混凝土浇筑、基础灌注桩施工、预应力张拉等。旁站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检查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原材料和构配件是否合格等。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确保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