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等温退火规范加热温度840~860℃,保温时间2h,
炉冷至温度740~760℃,保温时间24h.再炉冷
温度500~600℃,出炉空冷,硬
度≤255HBS。
(9)成批量等温球化退火规范
(850~870)
℃×(3~4)h,随炉冷却,(740~
760)℃X(4~5)h,硬度≤229HBS,共晶碳化物<3级(10)普通淬火、回火规范
淬火温度1150~1180℃,
淬油,硬度≥60HRC;回火
(13)气体渗氮和气体氮碳共渗规范
①技术要求:硬度>1000HV,深度0.03~0.05mm,渗氮温度540℃,气体比例为氨气30%,载气体(RX气)70%,氨分解率30%~40%,保温时间3h,应用于冷挤模、冲裁模。
②技术要求:硬度>1000HV,深度0.05~0.07mm,渗氮温度540℃,气体比例为氨气40%,载气体(RX气)50%,氨分解率30%~40%,保温时间5h,应用于拉深模、弯曲模。
(6)典型应用举例
①冲裁模具、冷作成型模具、冷拉模具、成型轧辊冲头、冷挤压模具②线切割加工的精密冲裁及各种用途冲压模。
③
难加工材料的塑性变形用模具;冷锻、深拉和搓线用模,高速冲裁冲头,不锈钢板冲头。
④
适用于高耐磨、高硬度、高韧性的冷冲压模具。
⑤尤其是工作状态要求比D2高的工模具以及对韧性要求较高的工模具,性价比突
⑥
也可用于大型模具和精密模具。
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磨损量越小,耐磨性也越好。另外,耐磨性还与材料中碳化物的种类、数量、形态、大小及分布有关。
高速钢耐磨性决定模具使用寿命重要的因素往往是模具材料的耐磨性。模具在工作中承受相当大的压应力和摩擦力,要求模具能够在强烈摩擦状况下仍保持其尺寸精度。模具的磨损形式主要有机械磨损、氧化磨损和熔融磨损三种类型。
为了改善模具钢的耐磨性,就要既保持模具钢具有高的硬度,又要钢中碳化物或其他硬化相的组成、形貌和分布比较合理。对于重载、高速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模具,要求模具钢表面能形成薄而致密、黏附性好的氧化膜,保持润滑作用,减少模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粘咬、焊合等熔融磨损,又能减少模具表面进行氧化造成氧化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