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类主要使用自然火光照明,然后随着生产力和技术的逐渐进步,出现了固定的照明工具——灯具。据史料记载,中国早的灯具出现在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但生产粗糙,形状不固定。考古学发现,春秋时期的灯具是固定的。
《周礼》还记载,周王室或诸侯国有负责取火照明的官员。据研究,早期的灯应该是由礼器和食品“豆子”诞生的,上盘和下座应该用蜡烛连接起来,以保持稳定。在形态相似性方面,商周时期的豆多陶和青铜制成。因为后来人们用青铜豆作为礼器,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箍”字,然后出现了形声字“灯”,从“火”旁展示了灯的照明特征。
魏晋南北朝的主要烛灯是烛盘式和烛钎式。由于烛盘灯的灯芯装置非常随意,燃烧速度快,油中的碳未能充分接触空气,导致黑烟漂浮在空中,模糊光线。魏晋烛台不仅有普通的浅腹开灯盘,还有新的管状烛光。
金属、玉石、玻璃等新材料不断成为灯具的燃料。宫廷和灯节中有大量实用的装饰灯或纯装饰灯,如灯树、灯楼、灯笼、马灯、松脂灯、孔明灯、风灯等。宋元时期宋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照明工具一般有三种:油灯、烛光和火把。
由于油灯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多用于劳动人民和贫困儿童。受宋人欢迎的是油灯。由于蜡烛明亮,油烟小,蜡烛灯主要用于富裕家庭的娱乐和其他夜间活动。火把用于夜间行走、军事活动、旅游探险和山民的日常照明。
宋代的油灯多采用陶瓷制成,也有铜、铁等金属制成的油灯。因为瓷灯比金属灯更省油,价格也比较低,所以深受宋人的喜爱。瓷灯釉色多样,当时受欢迎的是青瓷灯。在宋代,油灯通常非常简单,用普通的小碗或小碗装灯油可以作为灯,所以油灯的实用性是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