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山水一体,让有限的园林空间,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水景的各种组合加大视觉范围。平静的湖面,微风拂过,波光粼粼,烘湖面宁静,各色灯光和天上水中两轮明月交相辉映,配合水榭,临水平台等休憩场所不仅为身处喧闹的人们创造出静谧的思考环境,丰富园林景观,营造深远、辽阔的视觉。水在景观环境中采用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池组成立体水池,创造视觉上有一变有二变多的效果,扩展景观空间。水景还可以引导空间。不同的水景引导空间的效果是不同的,比如,点式水景具有灵活且小巧的特点,在设计中常和花坛,休息平台等结合,构成小瀑布、跌水等园林景观,给人们动感享受;线式水景利用活水的流动时的方向性,不知不觉地让人们的视线具有明确的线条感。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在景观中设置相应的渗透溪,设计时使其常年有水,呼应绿化的增加生态环境因素,形成较为自然的湿地生态圈。上述几点从自然景观进行讨论,而园林景观作为人文设计的一种其文化方面的内涵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的文化人性化设计指从人和自然的发展出发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尊重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基础,考虑社会经济中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环境在日常中的作用,保持人对环境的认同感,进一步提高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艺术设计品味。在某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街头雕塑对文化进行历史传承,真实反映历史中该园林景观的生活场景,容易让观赏者产生共鸣。在文化景观的设计上,园林设计应当讲究细节上的比例和使用的舒适性。
经过长期的培育选择,乡土树种的抗性和适应性是无可厚非的,只要通过科学的培育养护和合理配置,适应乡土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乡土植物的观赏性和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的价值便能充分体现。与外来种相比,乡土植物同样能够展现良好的景观效应,且成活率高。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工作决定园林景观营造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植物生长具有周期性,只有生长稳定后才能形成稳定的景观效应。所谓的乡土植物就是土生土长的植物,对地区的适应性好,生长的稳定性好,扎根快,能够在粗糙的环境下粗生粗长,在施肥、修剪、移栽、浇水等方面的养护技术已经很成熟。但引种植物的引种、驯化、培育、开发、推广上都具有不稳定性,引种后在短时期内很难明确引种植物在被引种地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