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场,一件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以9085万元成交;一件乾隆“太上皇帝”圆玺以6800万元起拍,并以1.61亿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
永乐大帝仁孝文皇后谥宝对于全球的藏家而言,如此难得的稀世,自然是的收藏对象。一经开拍,拍场内外的出价就迅速飙升,从1800万起拍,经各路买家不断加价,很快出价突破了3000万,场内外的买家仍在竞逐,终以36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4343万港币。
东汉/清乾隆御赏嵌「延年」龙凤纹璧紫檀插屏。单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此件拍品横跨千年的历史,将中国玉雕史上的两个高峰连接在了一期。插屏中的出廓璧原出自汉代玉工之手,雕琢细致,设计精妙,又经乾隆的重新改造,成为一件韵味典雅的宫廷御赏。此件拍品终也拍出了5377.1万港币的,成为2022年香港春拍玉器中的拍品之一。
高古玉到了汉代,玉的造型、工艺、种类诸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水平,特别在手法风格殓葬风气应用方面均已。高古玉器不仅有古朴的包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又有神韵鲜活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却缺少高古玉的神韵。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场中出现,拍前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而经过现场竞拍者激烈竞争,终的成交价达到了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高纪录。
高古玉器拍卖的格出现在外国,一件是汉代白玉编钟,尺寸为48.4*85厘米,成交价为1792万元人民币。一件是西汉黄玉带钩,2009年在伦敦佳士得秋拍上以82.5万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850据外媒消息,日前在加拿大多伦多有一批着实的高古玉在拍卖行即将准备上拍,经过鉴定,判定这些高古玉都是的中国艺术品。
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2010年4月8日以9586万港元成交,刷新御制玉玺拍卖的世界纪录兼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在拍卖现场,“太上皇帝”白玉圆玺5分钟内叫价42次,竞争相当激烈,被一位中国买家以4625万港元的拍得。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玉玺,规格是12.5×12.5cm。其白玉质,交龙钮,印面正方形,汉文篆书“乾隆御笔”四字,阳文。 此宝是乾隆帝在继位初期制作的重要宝玺之一。在材质上,所用白玉质地极为通灵温润,通体洁白细密,在制作宝玺的白玉中宝属,而且体量硕大,印面达到12.5厘米见方,是所有乾隆帝名号玺中大的一方。2008年秋,在香港苏富比拍出6338万港元,约合人民币5577.4万元。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兽面纹玉琮
成交价37.5万港元
青绿色玉料,局部有黄白沁斑。整体造型内圆外方,中心有圆孔,上下相通,外部以横线截成两节,每节均以四琮角刻人面纹,以棱为人面部的中心线,琢刻简化眼鼻。
战国/汉 龙凤形玉觽
成交价:50万港元
青色玉质,有褐色及白色沁。以透雕技法雕一龙回首,身体呈S形,其前爪于凤顶部,后爪扣踏于凤身另一侧,凤尾出尖成觽尾。龙尖牙张口,斧形下颚,颈部阴刻花卉纹,凤身阴刻谷纹,颈部外缘有一穿孔。觽在春秋、战国后常常在组玉佩中成对出现,因其冲击其他玉器而发出声音,所以亦称为冲牙。春秋时期的玉觽似兽牙,较为粗短,至战国时期则出现长角状或弯曲的龙体。西汉时期的玉觽多有穿孔,基本为装饰玉,除用于组玉佩之外,亦可作为单体佩饰,此龙凤形觽即为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