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问题出现时,家长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注意聆听孩子的想法。到目前为止,缓和反抗情绪有价值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并注意聆听,而这两者都需要耐心。当你听到孩子的反对意见时,要故作镇定状,并表现出听得津津有味的模样,这确实不容易。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会迫不及待地予以辩驳,而且大多数人也都认为,他们举出事实“纠正别人”,以及给这个持反对意见的人“洗洗脑”。但是,应当暂时控制住这股冲动,再想想为什么别人会反对。一般来讲,这也不过是做一项决定前的一种过程而已。如果一个人说:“等一下,让我再想一想。你要求我改变,做我从来没做过的事,我不能这么爽快答应你。”这非常合情合理,所以拖延一点时间是必然的。因此,提出问题和耐心的倾听,就是给予别人必要的喘息时间,以便解除反抗的情绪。
如何与孩子相处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应尽量给予表扬。
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家长应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诸如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怎样想,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
孩子小时候的一些行为,导致了他们心里的不健康,致使孩子的自闭,对社会和世界的不相信,造成懦弱,胆怯,严重可能引起自杀。年幼时的小型偷窃,违背良心的话和事,甚至是面对了不敢面对的事,或者过早见识了悲惨死亡,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