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助剂(Processing Aid)的主要作用是:
(1)加快PVC的塑化过程。
(2)改进热塑性熔体的流变性能。
(3)改善热弹性状态下熔体力学性能。
(4)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等综合功能。
尽管加工助剂的添加量少,但对改善PVC加工性能却是十分重要的。
国内ACR生产厂家大约有30余家,但规模化生产(年装置能力过5000吨的)的仅有4家,分别是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塑料助剂厂、威海金泓集团,这些规模企业的产品无论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近两年随着PVC加工行业的繁荣,一些装置能力在1000吨以下的ACR小厂一哄而上,这些企业由于生产设备简陋、产品稳定性差,只能采用倾销的办法生存,导致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一些低质、低标准产品随即充斥市场,给下游加工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此建议由塑料加工协会牵头成立ACR助剂行业协会,统一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杜绝伪劣产品,减少无序竞争。同时规模企业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与国外同类产品保持同步发展。
由于ACR助剂属90年代后期才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其研发单位和科研人员与其他助剂如增塑剂、阻燃剂的研究相比,在国内可谓少之又少,即使有个别研究机构研发,由于研究人员与塑料加工行业不能良好的结合导致产品研究不能走向深入。国内ACR的发展仅靠几家企业自有的研究机构来组织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科研经费,研发装置,研发素质等方面与国外同行业有的差距。如果这一状况不从根本上得以改善,加工助剂能否在未来站稳,将是一个未知数。
国内对抗冲MBS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才陆续在齐鲁石化和上海制笔厂实现工业化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有十几个厂在生产MBS,年生产能力在4万吨,实际产量2万吨。国内MBS的产品质量,特别产品的稳定性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每年进口数量要远远大于国产数量。2005年进口数量约为5.5万吨。
国外对抗冲改性剂ACR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72年由罗姆哈斯公司推出了个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KM-323B。日本钟渊推出了FM系列, 阿托菲娜推出了D系列,LG化学推出了IM系列。
依功能不同分为外部滑剂型、一般促进塑化型、及分散发泡型等类型加工助剂。PA可以适用于各种PVC加工方式及制品,部份产品亦可应用于工程塑料,不同特性PA也可以单使用或者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