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碳化物分布均匀,且颗粒细小,Mo可抑制沿晶界或亚晶界析出脆性相同作用,使该钢的强韧性优于W18C4V。具有高强度、高抗压性、高耐磨性和高热稳定性、高的红硬性及高温硬度,韧性和热塑性优于W18Cr4V。耐磨性较好,韧性中等,切削加工性较差,淬火不变形性中等,回火稳定性好,淬硬深度深。
(8)等温退火规范加热温度840~860℃,保温时间2h,
炉冷至温度740~760℃,保温时间24h.再炉冷
温度500~600℃,出炉空冷,硬
度≤255HBS。
(9)成批量等温球化退火规范
(850~870)
℃×(3~4)h,随炉冷却,(740~
760)℃X(4~5)h,硬度≤229HBS,共晶碳化物<3级(10)普通淬火、回火规范
淬火温度1150~1180℃,
淬油,硬度≥60HRC;回火
(13)气体渗氮和气体氮碳共渗规范
①技术要求:硬度>1000HV,深度0.03~0.05mm,渗氮温度540℃,气体比例为氨气30%,载气体(RX气)70%,氨分解率30%~40%,保温时间3h,应用于冷挤模、冲裁模。
②技术要求:硬度>1000HV,深度0.05~0.07mm,渗氮温度540℃,气体比例为氨气40%,载气体(RX气)50%,氨分解率30%~40%,保温时间5h,应用于拉深模、弯曲模。
耐磨性坯料在模具型腔中塑性变形时,沿型腔表面产生流动和滑动,使模具型腔表面与坯料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导致模具因磨损而失效。所以耐磨性是模具基本、重要的性能之一。
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磨损量越小,耐磨性也越好。另外,耐磨性还与材料中碳化物的种类、数量、形态、大小及分布有关。
为了改善模具钢的耐磨性,就要既保持模具钢具有高的硬度,又要钢中碳化物或其他硬化相的组成、形貌和分布比较合理。对于重载、高速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模具,要求模具钢表面能形成薄而致密、黏附性好的氧化膜,保持润滑作用,减少模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粘咬、焊合等熔融磨损,又能减少模具表面进行氧化造成氧化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