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但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已经列入国家技术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标准的修订工作预计2002年底完成。
含铜废碎料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紫铜、黄铜、青铜、白铜的废杂料,其中,紫杂铜的废碎料多,如废旧电缆、铜管、紫铜管、棒、板、块、带等。按其可回收加工的便利程度,可以分为5种类型。 第1类: (a)紫铜管、棒、板、块、带,表面干净,无油泥和其他黏附、夹杂; (b)各种裸铜线、短线和其他纯铜废料。 第2类: (a)如类铜废料中混有纸屑、各种绝缘材料、少量油泥、锈垢、杂物,但其总质量不大于1%; (b)直径0.3mm以上的漆包线无污物和杂物。 第3类:各种报废的纯铜或有薄镀锌层的纯铜电器开关、零部件。 第4类: (a)直径0.1~0.3mm的漆包线; (c)有油泥或少量其他夹杂的漆包线; (c)干净、发脆的火烧线。 第5类:各种纯铜水箱、蒸发器、热交换器具,但其内部不得有充填物,只允许有少量自然形成的水垢。
废电线电缆先颠末剪切,然后由运送给料机参加热解室热解,热解后的铜线由炉排运送机送到出料口水封池,然后被装入产物收集器中,铜线可作为出产精铜的质料。热解发生的气体送到补燃室中烧掉其间的可燃物质,然后再送入反应器顶用氧化钙吸收其间的氯气后排放,生成的氯化钙可作为建筑材料。
我国是世界大的铜消费国,每年的铜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1%左右。但我国并非铜矿产的资源大国,铜的储量占全球的5%,且不是铜精矿产量大国。全球铜矿资源探明资源量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北美洲。
我国废铜回收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基础,以废铜直接利用为主、精炼电铜为辅的产业结构,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为的产业格局,也已形成了从回收、进口拆解到加工利用完整的产业链,并出现了如浙江台州、宁波、广东南海、清远、天津静海等以进口废料为主及山东临沂、湖南汩罗、河南长葛、辽宁大石桥等以国内回收为主的废杂金属集散地。另有浙江富阳、苏州望亭、路桥,江西鹰潭等地。
铜材,无论是处于裸露状态, 还是包裹的终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回收利用。一般来说,其中废铜再生中有一半来源于新废铜。全球来看,所有的废杂铜回收中,大约三分之一以精炼铜的形式返回市场,另外三分之二以精铜或铜合金的形式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