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要求,决策用,备案报告

2024-06-29 00:52:54

创新发展模式。做强一般贸易,支持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加快实现“江西产品”向“江西品牌”转变。围绕“2+6+N”产业培育打造一批国际制造业出口品牌。大力培育行业性、区域性品牌。提升加工贸易,鼓励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保税维修和再制造等加工贸易新业态,充分发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的平台作用,积极承接省外产业转移,推动加工贸易发展。鼓励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等其他贸易发展,充分利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引导各地引进和培育一批转口贸易经营主体,鼓励我省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开展离岸贸易,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

3.创新贸易业态。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已获批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进度。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积极引进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落户。支持洪城大市场、景德镇陶溪川等符合条件的市场纳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探索形成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商产融合为主线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贸易发展模式,大力提升外贸综合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化综合监管制度创新,探索建设数字化综合保税区。

4.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优化市场流通环境,降低出口产品内销成本,多渠道搭建内销平台,推进内外贸相关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加强外贸法治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外贸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外贸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和政策协调机制,改善外贸政策的透明度和统一性。推进商务、知识产权、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外贸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外贸企业信用记录数据库。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提供维权援助。加大对进出口商标专利侵权、网络侵权盗版、地理标志侵权等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2.加快制度性开放步伐。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复制推广国内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改革我省外贸管理机构设置,科学配置行政资源,大力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外贸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标准化,探索建立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相适应的外贸行政管理体制。对标国际国内水平,构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

3.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好全省贸易便利化和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全省对外贸易会商协调机制作用。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在省内实施。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经验,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主要业务功能应用覆盖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加强与银行、保险、民航、铁路、港口等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对接,共建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沿海口岸,实现通关一体化。

打造立体式开放通道体系

扩大口岸“三同”试点成果,构建陆上、水路、空中、数字开放通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运输方式转变,打造“四大”开放门户,完善一体化集疏运体系,持续推动降低物流成本。

(一)拓宽高水平开放通道

1.进一步畅通陆路通道。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扩大现有铁海联运辐射范围,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增开铁海联运线路。稳定开行赣欧班列,提高赣欧班列路线运行效率。支持和鼓励企业整合全省及周边的进出口货物资源,加强运营管理,统筹全省资源通过内陆港进出,做旺做强中欧班列(江西)集散中心。

2.加快拓展水运通道。积极推进九江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加快推进铁路进港发展多式联运,深化昌九水运一体化发展,打造“”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开放高地。推动九江港至上海洋山港水水联运“天天班”常态化开行。支持九江港、赣州国际陆港、上饶港、宜春港等加强与东南沿海港口的合作,推进开行九江至上海和重庆的江海直达班轮,开行国际直航航线。推进与深圳盐田港、广州港等口岸对接合作,实现与大湾区港口的协同发展、互联互通。

3.完善航空通道网络。完善航空物流网络,大力发展航空货运,紧贴江西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增开一批至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沿线国家的客货运航线。推进南昌市加快建设智慧航空港物流中心,建设航空货运集散地,拓展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通道。打造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进一步加密国内干线客运航班,加密江西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航线航班,在空间上加快融入长珠闽地区。

4.融入区域数字化通道体系。推进南昌、九江等地加强与“长珠闽”地区数字化互联互通,推动实现口岸信息共建共享。加快电子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江西与沿海、沿边、沿江省份电子口岸互联协作,提升口岸运行效率。

家具等特色轻工业。以安全、健康、营养、便利为方向,提升粮油、肉禽制品等优势传统食品产业,发展绿色健康食品、特需食品,做优做强茶叶、脐橙等地方特色产业。支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打造一批江西制造,推动创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坚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持续推进家具制造、陶瓷、家电、造纸、烟草等特色轻工行业发展,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南康家具产业基地等特色轻工产业基地,着力把我省打造成为轻工名省。到2025年,力争食品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0亿元、家具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500亿元。

第二节 新兴产业

聚焦发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强窗口指导,促进优势产业更优发展、特色产业更快发展,打造全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

(一)航空。以飞机整机制造为,依托南昌航空城、景德镇通航直升机产业基地,加快完善供应链,提升教练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制造水平,培育发展飞机深度维修及改装、通航服务等增长点,推动形成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把我省打造为我国教练机、直升机研制生产的核心基地,全国的民机生产试飞、民机大部件和航空配套设备生产的重要基地,国家通航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

强化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的龙头带动作用,新型光电显示、印刷电路板、电子材料、智能传感器、行业电子、智能识别等领域关键技术,推动移动智能终端、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智能家居等优势领域取得新突破,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融合发展。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2000亿元。(三)装备制造。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打造商用车强省,巩固发展特种车,有序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车,大力提升动力电池、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精心培育工业与服务机器人、数控机床、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增材制造装备、智能节能环保设备等产品,建设中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高地。做大做强电线电缆、变电设备、电瓷、电机等细分领域优势产业,发展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特种设备、新型船舶,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

新材料。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材料、石化化工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传统基础材料,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布局发展石墨烯等碳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坚持基础、系统集成、场景示范、应用推广,巩固提升移动物联网、VR等技术、先发等优势,支持发展5G与物联网、VR、大数据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等产业,抢占数字产业化发展高地。打造物联网全产业链,建设“智联江西”。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完善VR产业生态,打造VR中心。到2025年,力争5G与物联网、VR及相关产业、大数据与云计算、AI(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产业规模分别突破2000亿元、1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

标签:南昌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东乡县可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方式
三明市拓金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商家推荐产品

相关推荐

首页 > 三明市拓金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 供应产品 > 瑞金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要求,决策用,备案报告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2024 京ICP备2023012932号-1

电脑版

进店

微信

电话

  • 立即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