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净化工艺介绍—— 各臭气源点的臭气经集气系统负压收集后,通过离心风机的抽送,被直接导入预洗涤—生物过滤池。前段具有有效除尘、调节臭气的湿温度、消减峰值浓度冲击、去除部分水溶性物质等功能。在后段的多级生物过滤床内,通过气液、液固传质由多种微生物将致臭物质降解。 含硫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S、SO32—、SO42—。氧化菌的作用是清除硫化氢、甲硫醇、甲基化硫等化合物。含氮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NH4+、NO2—、NO3—,消化菌等氮化菌的作用是清除恶臭成分中的氮。当恶臭气体为H2S时,专性的自养型硫氧化菌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将H2S氧化成硫酸根;当恶臭气体为有机硫如甲硫醇时,则需要异氧型微生物将有机硫转化成H2S,然后H2S再由自养型微生物氧化成硫酸根。 H2S+O2+自养硫化+CO2 →合成细胞物质+SO42—+H2O CH3SH→CH4+H2S→CO2+H2O+SO42— 当恶臭气体为NH3时,氨先与水反应生成氨水,然后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和硝酸的硝化作用转为硝酸。 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硝化: NH3+O2→HNO2+H2O HNO2+O2→HNO3+H2O 反硝化:HNO3→HNO2→HNO→N2O→ N2
生物除臭技术目前我国使用较为广泛而且行之有效的除臭处理工艺。 随着污水处理厂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物除臭技术暗藏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集气系统由于密封复杂和密封不严问题,导致恶臭气体大量挥发。因此,如何在尽量减少现有水厂投资的情况下,减少恶臭气体的挥发,并且不影响现有工艺脱磷脱氮的效果,成为现今水处理研究的热点。研发出的一种新型的强化工艺全过程除臭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全过程除臭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该工艺在日韩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全过程除臭工艺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的污水厂臭气无明显臭味产生,污染物的去除,且污泥产率降低,使脱水性得到大幅提升。
生物过滤除臭设备是以生物附着和生长的性的大表面积生物填料,使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在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利用废气中的无机 和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通过降解恶臭物质维持其生命活动,并将恶臭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水、矿物质等无臭物,达到净化恶臭气体的目的。
生物除臭设备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垃圾处理厂(站)、石油石化、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喷涂、印刷、纺织印染、皮革加工等生产行业的恶臭控制。
生物净化工艺能够有效的降解以上各行业相关系统产生的硫化氢、氨、甲烷、胺、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等污染物质,这些恶臭成分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的产物。后段过滤床根据废气源条件可选配,以强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除臭、植物液除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