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建筑高度不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内的的下列场所应设置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建规》10.3.3,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建规》10.3.5,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2019各地机构课件资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消防水龙在对火灾灭火后,水龙带收回麻烦,且水龙带中易残留水流,在冬季易冻裂的问题,而提出的轻便消防水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轻便消防水龙,包括消防柜,所述消防柜的内部设有两个水龙带卷盘,所述消防柜的一侧内部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插设在其中一个水龙带卷盘上,所述转轴上插设有转把,所述消防柜的一侧内壁上还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插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消防柜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门板,每个所述水龙带卷盘靠近另一个水龙带卷盘的一侧侧壁上均上设有两个固定块和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转轴转动连接,每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下侧壁与套管的外壁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设有辊筒,所述辊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凹口,两个所述凹口内分别插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消防栓,四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圆口,每两个相对应的所述圆口内分别插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辊筒的内部中空,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凹口与辊筒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远离凹口的一端缠绕在辊筒上并贯穿两个圆口与水龙带卷盘的外部连通。
优选地,每个所述圆口的内部均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上开设有缺口。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块内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内均设有移动板,所述空腔的上下侧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滑杆,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套设在滑杆上并与滑杆滑动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刮板的上端均贯穿凹口的上侧壁和空腔的下侧壁并与移动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与空腔的上侧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火灾灭火时,转动转把,通过转轴带动辊筒转动,并拉动出水管的一端,缠绕在辊筒上的出水管即可展开,打开阀门和消防栓,水流通过进水管、凹口和辊筒后通过出水管流出,即可进行灭火,灭火完成后,反向转动转把,通过转轴带动辊筒反转,出水管收回,在收回的过程中,移动板和刮板在弹簧的弹力下弹起,刮板上的缺口在出水管收回的过程中对出水管进行挤压刮擦,使出水管内残留的水流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把带动辊筒转动,方便了水龙带的展开和收回,并对出水管残留的水进行了清除,避免了恶劣天气中易冻裂二大情况,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轻便消防水龙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轻便消防水龙水龙带卷盘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轻便消防水龙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轻便消防水龙固定块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消防柜、水龙带卷盘、固定板、转把、进水管、消防栓、凹槽、固定块、连接杆、转轴、套管、辊筒、圆口、刮板、滑杆、移动板、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轻便消防水龙,包括消防柜1,消防柜1的内部设有两个水龙带卷盘2,消防柜1的一侧内部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插设有转轴,固定板3对转轴10进行限位,转轴10插设在其中一个水龙带卷盘2上,转轴10上插设有转把4,通过转把4带动转轴10转动,消防柜1的一侧内壁上还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插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设有阀门,阀门控制水的流入和停止,消防柜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门板(图中未画出),门板方便消防柜1的打开和关闭,每个水龙带卷盘2靠近另一个水龙带卷盘2的一侧侧壁上均上设有两个固定块8和套管11,套管11套设在转轴10上并与转轴10转动连接,每两个固定块8的下侧壁与套管11的外壁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9,通过连接杆9和套管11对转轴10进行限位,避免转轴10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两个转轴10之间设有辊筒12,辊筒12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凹口,两个凹口内分别插设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辊筒12的内部中空,进水管5和出水管均通过凹口与辊筒12的内部连通,进水管5中的水流通过辊筒12实现与出水管的流通,出水管远离凹口的一端缠绕在辊筒12上并贯穿两个圆口13与水龙带卷盘2的外部连通,出水管上设有消防栓6,消防栓6控制水的流出与停止,进行火灾灭火时,转动转把4,通过转轴带动辊筒12转动,并拉动出水管的一端,缠绕在辊筒12上的出水管即可展开,打开阀门和消防栓6,水流通过进水管5、凹口和辊筒12后通过出水管流出,即可进行灭火,四个固定块8上均开设有圆口13,每两个相对应的圆口13内分别插设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圆口对进水管5和出水管进行限位,防止打结缠绕,便于消防工作的进行,每个圆口13的内部均设有刮板14,刮板14上开设有缺口,缺口的设计方便了刮板14将出水管内的水流刮出,每个固定块8内均开设有空腔,每个空腔内均设有移动板16,空腔的上下侧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滑杆15,移动板16的两端均套设在滑杆15上并与滑杆15滑动连接每个刮板14的上端均贯穿凹口的上侧壁和空腔的下侧壁并与移动板16的下侧壁固定连接,移动板16与空腔的上侧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17,灭完火后,反向转动转把4,通过转轴10带动辊筒12反转,出水管收回,在收回的过程中,移动板16和刮板14在弹簧17的弹力下弹起,刮板14上的缺口在出水管收回的过程中对出水管进行挤压刮擦,使出水管内残留的水流出。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火灾灭火时,转动转把4,通过转轴带动辊筒12转动,并拉动出水管的一端,缠绕在辊筒12上的出水管即可展开,打开阀门和消防栓6,水流通过进水管5、凹口和辊筒12后通过出水管流出,即可进行灭火,灭火完成后,反向转动转把4,通过转轴10带动辊筒12反转,出水管收回,在收回的过程中,移动板16和刮板14在弹簧17的弹力下弹起,刮板14上的缺口在出水管收回的过程中对出水管进行挤压刮擦,使出水管内残留的水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水带纺织层、衬里(或覆盖层)的加工及表面质量要求应符合GB6246-86中1.1和1.2的要求。
水带内径的公称尺寸及公差、水带标准长度及公差均应符合表1的要求。
水带单位长度重量不得超过180g/m。
水带的额定工作压力、试验压力、爆破压力应分别不低于表2的规定。
在额定的工作压力下,水带的轴向延伸率、直径膨胀度均不得大于5%;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沿水流方向看,水带不得产生逆时针扭转;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其扭转度不得大于200°/m。
水带的可弯曲性,在0.3MPa的水压下,将水带弯成外侧半径为250mm的圆弧,其弯曲部分的内侧应无明显的折皱。
水带的粘附性要求、耐低温要求及衬里的物理、机械性能要求均应符合GB6246-86中1.10、1.11和1.12的要求。
接口和水枪
接口和水枪的外观质量
接口和水枪各表面应光洁,无伤痕、裂纹和孔眼,螺纹部分无损牙,接口与水带连接部位的锐角应倒钝,铝合金制件表面做阳极氧化处理。
接口和水枪的螺纹及机加工要求
普通螺纹公差应符合GB197中内螺纹7H级、外螺纹8g级的规定,圆柱管螺纹为3级。机加工未注公差的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中m级(中等级)精度要求。
接口和水枪的密封性能
接口和水枪的水压强度
接口按6.2.4.1、水枪按6.2.4.2的试验方法以0.4MPa的水压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后,接口和水枪的各部位均不应产生破裂及影响正常使用的残余变形。
接口和水枪的抗跌落性
接口和水枪按6.2.5的试验方法于离地面1.5m高处做跌落试验。试验后,接口水枪不应有任何影响正常使用的损坏与变形。
接口和水枪的抗热空气老化
接口和水枪按6.2.6的试验方法进行热空气老化试验后,接口和水枪不应有影响正常使用的损坏及变形。此后,还应进行6.2.3和6.2.4的密封性和强度试验,并应分别满足5.2.3的5.2.4的要求。
接口和水枪的操作力矩
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接口的操作力矩应在0.5~2.5N·m范围内;水枪的操作力矩应在3~8M·m范围内。
接口和水枪体的材料
接口和水枪体的材料应符合GB12672中优级品的要求
水枪阀芯材料
水枪中阀芯的材料应符合GB3192要求。
密封配件
接口和水枪中所用的O型密封圈和密封胶圈应符合GB3452.1、GB3452.2及HG4-329-66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轻便消防水龙装配及装配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