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是质量管理在使用过程中的延续,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作为产品使用价值的补救措施,可以为消费者消除后顾之忧。商品售后服务认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服务认证项目,开辟了服务认证的新领域。认证主要依据《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对企业的服务能力进行评审,得出相应的认证结果()。认证过程采用评分制,根据标准和相关要素进行评分,终以分数决定。《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GB/T 27922-2011)是2011年12月30日发布、2012年2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构成商品售后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原则、指标和方法。它对企业的服务体系、商品服务和客户服务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得分衡量服务能力水平,以显示。
有形商品具有外观形式和内在质量以及成分,如品质、包装、品牌、造型、款式、色调、文化等。无形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服务,如金融服务、会计服务、营销策划、创意设计、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程序设计等。无形商品一般随着有形商品而发生,也随着有形的基础设施而发生,如航空服务、旅店服务、美容服务等。所以,凡有立法人地位的生产、贸易、服务企业都可申请提交售后服务认证。
商品售后服务认证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将售后服务作为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增强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完善产品“三包”制度,推动发展产品配送、安装调试、以旧换新等售后服务,完善售后服务标准,加强售后服务队伍建设,健全售后服务认证制度和质量监测体系,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指该标准是对“商品售后服务”进行评价的一个系统,该系统包括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商品售后服务认证,是指运用该系统对企业进行外部审核和认证。
企业在申请认证时,需准备以下材料:
1、营业执照;
2、服务流程介绍;
3、与服务相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清单(适用时);
4、组织简介(包括本单位经营范围、规模、特色、实力、行业地位等);
5、组织机构图(a.总的组织机构图;b.服务体系管理有关部门组织机构图);
6、相关的资质证明(法律法规有要求时提供);
7、已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其他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8、服务项目清单(用于评审抽样,明确名称、服务时间、地点、建筑规模、人数)。
9、服务体系文件(相关制度和手册)。
商品售后服务认证是依据《商品经营企业质量评价体系》GB/T27922-2011标准而实施的一项认证。主要适用于为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商业组织。标准从服务文化、领导力、服务战略、基于服务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服务过程、服务系统等六个方面,规定了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商业组织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标准从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详细规定了相关要求。认证机构根据标准要求制定实施规则,按实施规则和标准要求对申请的组织进行认证。认证根据评价结果,其服务能力可分为一、二、三、四和五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