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美国建筑行业对混凝土修补砂浆的研究已列入行业发展规划,对修补砂浆的研究已经相当重视。早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了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修补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但由于当时混凝土建筑和水泥制品的数量不多,且使用期限较短,其用量不大,只是在水工混凝土、桥梁维护和水泥制管厂等有些应用,同时,受当时可选择原材料的限制,品种和种类也很少。现今,由于混凝土建筑和水泥制品使用数量的猛增,以及人们对建筑物质量意识的提高,使得修补砂浆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修补砂浆的应用已从过去单纯的混凝土破坏修复,发展为混凝土结构和水泥制品的加固补强;混凝土结构和水泥制品的维护和提高耐久性;新、老混凝土的裂缝修补;混凝土结构抗渗防潮修补;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耐腐蚀修补;道路混凝土的耐磨修补等各个方面。
该产品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空洞、蜂窝、破损、剥落、露筋等表面损伤部分的修复,以回复混凝土结构良好的使用性能。也可作为碳纤维加固找平砂浆、砌筑砂浆以及建(构)筑物适用钢绞线加固的抹灰找平保护砂浆。该产品因加有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剂、胶粉及抗裂纤维。因此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粘接性、抗渗性、抗剥落性、抗冻融性、抗碳化性、抗裂性、钢筋阻锈性能并具有高强度等性能。
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较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流动度过大,模板、垫层过与干燥,吸水大。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流动的倾向,也有可能产生。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交通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量逐年增加,在全国形成系统的交通网状结构体系。行驶车辆数目高速增长、大型车辆的通行,再加上外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导致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被破,其各方面的质量性能都会降低,出现路面不平整、承载能力下降、路面断板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阻碍交通的正常通行,有可能引发跳车问题,甚至是是交通事故。所以,定期对高速公路桥梁进行检测、、加固处治是相当重要的,可有效其质量性能,增加高速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
修复砼裂缝
对全部宽度值不少于0.15 的砼裂缝采取灌浆法进行修复,所用材料为质量良好的环氧树脂,采取合理粘性的材料,要材料能够匀称地渗透吸收,禁止添加其他溶剂。采用刷子把混凝土表面的渣清理干净,在灌浆时,裂缝做好保持干燥状态。施工预处理阶段,要全面检测所用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性能,确保其性能参数能够达到国家建筑规定的标准。如果需要使用大量的灌浆材料,就应该检测样品的拉伸剪切程度,所选取的样品应是相关技术人员随即抽取的。所采用的灌浆材料要事先配制好,不应现用现配。裂缝注满后应根据相关标准开展养护工作,等浆液固化完毕,拆掉灌浆口,修整混凝土表面,使其平整光洁。还要对加固处治的结果进行检测,一旦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就要马上开展补浆技术处理进行补救,项目的质量。
机械设备安装中装设环氧树脂砂浆锚固地脚螺栓应符合的要求有哪些?
一、螺栓中心线至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4d,且不应小于100mm;当小于100mm时,应在基础边缘增设钢筋网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螺栓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二、螺栓孔与基础受力钢筋的水电、通风管线等埋设物不应相碰。
三、当钻地脚螺栓孔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螺栓孔应垂直,孔壁应完整,周围无裂缝和损伤,其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mm。
四、成孔后,应立即清除孔内的粉尘、积水,并应用螺栓插入孔中检验深度,深度适宜后,将孔口临时封闭;在浇注环氧树脂砂浆前,应使孔壁保持干燥,孔壁不得沾染油污。
五、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铁锈和氧化铁皮应清除,且露出金属光泽,并应用擦洗洁净,方可插入灌有环氧砂浆的螺栓孔中。
六、环氧树脂砂浆的调制程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的宏观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外荷载引起的,这是发生为普通的一种情况,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二是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引起的;三是变形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前两种主要是由设计原因引起,第三种是由于施工原因产生的,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第三种原因引起的裂缝一般可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外力引起的裂缝等。
现对塞缝灌浆加固法进行阐述:塞缝灌浆是把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砂)浆,通过喷浆机按一定压力灌入结构物缝隙内,起到填塞裂缝、避免钢筋锈蚀并提高结构整体强度的作用。裂缝在桥梁病害中较为普遍,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结构物一旦出现裂缝,其受力截面发生应力重分布,也就意味着受力有效截面变小,结构应力,承载能力降低。塞缝灌浆是用胶结材料把结构的裂缝填满,使力的作用、传递尽可能恢复到原状态。
桥梁耐久性差和年久老化,如砖拱桥等;建设期的规划失误,桥梁设计标准偏低,不能满通量发展的需要;交通车辆的数量和载重量的迅猛增加,现有桥梁不堪重负;设计和施工失误造成的桥梁工程质量事故;其他原因。
2.2 桥梁加固的难度大
已通车的桥梁有现实的交通需要,因为要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加固,所以加固时有交通干扰。
结构形式的限制:加固的原则一般利用原有结构进行,只能在原有结构上做文章,所以受到局限。
新老结构的结合是一个难题:这里包含新老结构体系的变化和过渡,还包括新老桥体的结合面。
风险大:因为凡是要加固的桥梁,多半是危桥,结构已处在不利状态,有的还岌岌可危。对旧桥有的缺乏原有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结构内部情况不详;现有的受力情况不一样,很难确定其结构限,这给旧桥的加固带来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