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地巾清洗消毒机
2016年我国颁布的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提出了很多新理念,如
(1)高频接触表面: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2)清洁-消毒一步法:推广使用消毒湿巾;
(3)抹布/地巾革命:清洁单元、材料改变(超细纤维材料)、禁止重复浸泡、推荐机械清洗消毒方法
(4)清洁工具: 采用颜色编码:(黄、蓝、红、绿 )管理
医院建立集中地巾清洗消毒中心,并严格按照规范,采用卫生隔离式的标准,将洁区、污区和存储区分开。按照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将使用过的脏污织物回收至污区,随后通过双开门隔离式医用清洗消毒设备对地巾进行清洗消毒,再将洁净的地巾布巾取出放入医用地巾烘干系统内进行机械干燥,随后将干燥的地巾存储到干燥密闭的容器中。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将医院环境因织物感染的风险降到低。
地巾热力消毒的A0值≥600,相当于80℃作用10min,90℃作用1min,或93℃作用30s,这样也可以让医院地巾布巾达到使用标准,进一步降低了医院由织物引发的感染风险。
WS/T 508-2016《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建议:地巾布巾宜单洗涤、消毒,宜选择热洗涤方法。
根据规范要求,依托感控设计经验,为集中处理地巾、布巾、病区用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医院地巾、布巾清洗消毒中心解决方案:
建立安全屏障、实行隔离措施是该解决方案贯穿始终的设计原则。
整个清洗消毒中心分为两大部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
工作区域包括清洗消毒区、烘干区、整理区、存放区和发放区等。严格按“洁污分离”——污染区、清洁区分区设置。并应按单向流程布置,由污到净,不交叉、不逆行。物品处理流向为污染递减、逐渐净化的流程。
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等辅助区域,单设计,与工作区域分开。工作人员应从辅助区域通过缓冲间进入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