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春瓶的名称源于其造型,其撇口、细颈、硕腹、圈足的形态,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据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介绍,玉壶春瓶的造型早可追溯到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历经宋代演变,成为酒器中的。至元代,它一度成为装饰陈设,而到了明初,瓶身风格变得重厚圆润。宋代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汝窑、耀州窑、钧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制品更是胎薄体轻,釉色莹润,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等诸多品种,非常精美。
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其特之处在于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造型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便于手握,非常适合作为酒器或陈设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