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钱币收藏就不会太盲从,比如北宋钱数量非常庞大,但不同比值,不同文字的钱币有时价格悬殊。如宋代“皇宋通宝”,一般铜钱价格仅1元左右,而折二篆书铜钱如今的市价却在2万元左右。由于目前古钱币市场价很高,我们今天在古玩市场上所见的许多古钱大多为伪品,集币爱好者当引起重视,可请一些或同好者当参谋。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购买钱币时,多几个同好做参谋,帮助掌眼,可扩大眼界,开阔思路,避免上当受骗。
清代时期的小铜钱,常见的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等。对于收藏者来说,这些小铜钱的价值并不完全相同,部分小铜钱值钱的原因有:存世量。如果一种小铜钱的存世量很少,那么它的价值就会相对较高。品相。小铜钱的品相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枚小铜钱保存完好,锈蚀程度低,轮廓清晰,那么它的价值就会比品相差的小铜钱要高。版本。不同版本的小铜钱其价值也会不同。例如,有一些特殊版本的小铜钱,如反叶版、正叶版等,这些版本的收藏价值会比普通版本的小铜钱要高很多。具体来说,普通版本的小铜钱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部分特殊版本的小铜钱价格会更高。康熙通宝的价值因版本、存世量、品相等因素而异。普通康熙通宝存世量较大,有北京中央宝泉宝源局和各个省局铸造的,每个省局背文不同,后人为了收集方便,编了“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的歌谣来记忆。一般来说,在品相、钱币本身没有缺陷的情况下,京局和普通背字的单价在20到100元不等,如背东、背浙等。但也有一些特别的版本,如罗汉钱,价格会比较高。
顺治通宝:顺治通宝是清政权在1644年北京定都后正式使用的一种铸币。康熙通宝:康熙年间全国不同铸钱局铸造的铜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每文重量约5.3克。雍正通宝:雍正通宝是清朝雍正时期(1722—1735)铸造的货币,由户部和工部铸造,重量为3.4—4.5克。乾隆通宝: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1735—1796)铸制的一种货币,重量在2.2—3.2克之间。嘉庆通宝:嘉庆通宝是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铸制的一种货币,直径一般为2.5厘米,重量为3.5克。以上只是清代通宝钱币的基本情况,具体的价格要根据钱币的品相、年代、铸造工艺等因素来确定。
顺治通宝光背钱市价100左右,光背钱版别比较多,一般有常川顺等,川顺,斜川顺,单点通,双点通,尔宝,缶宝,连水治,异书等版别,其中连水治版市价较高,约在1000以上。山西大同扼晋、冀、内蒙古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此后管辖域不断扩大,管辖范围东至北京的居庸关,西起黄河转弯处的偏关,东西延绵千余公里,南北亦有数百公里。其范围之大,为明代的九边。到了崇祯朝末年,陕西延川人姜瓖时任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此时大同地区所使用的流通货币是北直隶京版标准钱,直径26.7毫米,5.2克。该钱端庄周正,是崇祯通宝中较为规制的一种。
明末爆发了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为的农民起义,进而席卷中原地区,成燎原之势。起义军与明朝在反复较量中,也波及到姜瓖所镇守的大同。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闯王李自成亲率主力进破汾州(今山西汾阳),分向潞安(今山西长治)、河曲、静乐,遂长驱太原陷之,然后北向大同。大同总兵官姜瓖见情势不妙,秘密派人送上降表,有意归属大顺起义军。据《甲申传信录》载:“闯军遂入城,定之。绑姜瓖至,定其叛国之罪,欲斩之,奉闯将张天琳劝释,未戮。”三月六日,李自成离开大同时留下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掌控大同,而姜瓖虽然仍被封为总兵,但已无实权。此时大同地区流通的是起义军大顺政权的铸币“永昌通宝”西安版,直径24.5毫米,重4.11克。李自成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缢煤山,明王朝覆灭。进入京城的李自成为瓦解明军残余势力,多次遣使招降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吴三桂起初有意归顺,率军离山海关进京,行至半路时得知其父吴襄在京遭农民军拷掠,于是打着为崇祯帝复仇旗号,拒降李自成,还师山海关。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吴军渐渐不支,迫于时局,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大顺军。李自成率残兵逃回京城。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随即将吴三桂一家老小全部抄斩。次日,李自成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率军退出北京城。本来就不被大顺政权重用的姜瓖有了自己的想法。崇祯十七年四月清将吴惟华率兵进攻大同,六月初六,姜瓖率亲信扑向帅府将大顺起义军守将柯天相、张天琳等杀死后,投降清英亲王阿济格,仍旧被委以总兵职务,并协助清军镇压陕北大顺军高一功部。
从目前的出土和钱币研究上看,顺治通宝背右“同”钱,字体书法、形制大小均与崇祯通宝北直隶京版小平钱别无二致,其中有一种版式,“顺治”两字硕大,与“通宝”二字相比有失比例,此版应为大同局的早期铸钱,泉友称之为“巨字同”版,直径25.8毫米,重3.45克。它以崇祯北直隶京版光背钱为蓝本,将其祖模的“崇祯”二字改为“顺治”后翻铸造而成,故其文字比例失调,而到了中后期面文比例又逐步协调改善。顺治背右“同”钱的版别变化是改祖模铸造方式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目前面世的实物来看,又分为巨字同、标准版,开口同、阔页顺、临版右同等诸多版别。其中“临版开口同”,直径26毫米,重3.65克。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3年大同地区集中出土了大量的顺治通宝钱,不仅有典型的背右“同”钱,而且还出土了一些与之面文一致的背左“延”钱和背右“户”钱,直径24.6毫米,重3.42克。按照有关清史档案及钱币学理论所说,背“延”字钱应代表的是顺治三年开炉铸造的延绥局制钱,背“户”钱则是户部宝泉局早在顺治元年就在北京开铸的钱币。这两局的铸钱面文与右“同”版面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官造的钱币价格涨得比较快。“花钱还是有一定投资价值的,现在我只要看到还不错的就统统买下来。好货现在已经不好找了。”藏家杨先生分析称,花钱作为钱币中一个特殊的品种,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但该门类的收藏还处于起步阶段,收藏者要多参考历史知识,先充实自己再出手。在他看来,判断花钱的价值,重要的标准是其内涵,其次才是年份。“如反映古代历史典故的、有较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能对其进行解读的钱币价值自然高。另外一些内涵丰富、题材受热捧的花钱可能历代都有铸造,证明其题材没有时代局限性、经久不衰,也有相当的收藏价值,如‘达摩一苇渡江’、‘拷红’等。”古钱币板块的热门品类要数先秦和清代的制品。先秦的钱币因为距今久远,铸造、文字、风格等有特殊性,对收藏者极有吸引力。而清代离现代生活很近,而且清钱币的形制比较大,收藏者容易接受,所以大多数收藏者对清钱都容易产生好感。缺乏经验的新玩家很容易主观地认为各种古董、收藏品都是越老越值钱,其实市场表现并不是这样。有古董商告诉记者,例如汉代的“五铢”、唐代的“开元通宝”及北宋的“宣和通宝”等都堪称,稍微懂行的人看都不看这些,而像三孔布币、“壮泉四十”及不少清代的钱币少说也是万元起步。而“北宋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和“南宋圣宋元宝长宋篆书”这样的中间档次估价均在1000~1500元之间。“存世量的大小是决定古钱币价值的重要因素,像宋朝发行的钱币数量太大,如今的存世量也非常大,绝大部分都不太值钱,跟它类似的还有战国期间的‘明刀’等。而有些王朝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倒台了,这类钱币就很珍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变更,古代钱币也随之悄然的流失,逐渐的减少,并且古代钱币有着的特性。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钱币收藏的意义和价值,古钱币的收藏,创造出来了神话般的奇迹,因而具有扭转乾坤的能量。正是凝聚了这样的帝王霸气和神气,才引得世人追捧。古币虽然早已不再作为钱币在市面通使用,但却有着非凡的收藏价值,从而给收藏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铜钱性刚,五行属金,铜质吸收气场的力量比金银都好。因此,铜钱具有的化解煞气的作用。加上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代表天,内方代表地,中间的皇帝年号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备。在硬币的统治中断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一些非年号钱生钱的会,你根据相对复杂的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来确定年龄。古币虽然早已不再作为钱币在市面通使用,但却有着非凡的收藏价值,从而给收藏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铜钱性刚,五行属金,铜质吸收气场的力量比金银都好。因此,铜钱具有的化解煞气的作用。加上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代表天,内方代表地,中间的皇帝年号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备,由于在过去的硬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在各种历史时期都是伪造钱币出现,如何辨别真伪的难度更大。确定形状的硬币的真伪,纹理和光泽、文本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来识别。
在钱币收藏界,人民币收藏是一个有着众多收藏爱好者的领域,其中升值较为稳定的就是五元面值的纸币。我国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曾经发行的几种版别的五元人民币如今收藏价值惊人,有的甚至上涨千倍。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法定货币,作为人民币的龙头,该套人民币中名币济济,不少都被誉为藏界的。其中五元纸币先后发行了帆船、牧羊、牛车、经纱四种版本,贵的五元牛车纸币市价在一万到三万之间。但是由于发行至今时间较长、纸张质量较差等原因,套人民币很少见到,收藏也就并非易事。帆船五元发行于1949年初,当时经济百废待兴,交通运输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帆船则是水上贸易及运载的重要工具,一直延续到 70 年代才逐渐被机动船取代,因此这版纸币对于我国交通历史的记载显得意义深远。在收藏市场,帆船版五元价格在2500元左右。在套五元人民币中牧羊、经纱的价值虽不及牛车版的,比帆船也差上一点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收藏价值也会慢慢增长,毕竟作为我国发行的套人民币,无论从收藏的稀有性上还是经济文化历史的研究上都有着不小的价值。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期我国人民币的印制水平并不高,所以不得不求助于苏联代为印制,这版53年红五元就是其中的一版纸币。后来由于两国关系交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限期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因此市场上留存的该版纸币数量骤减。同时由于这段特殊的历史事件,也使这版纸币背后的历史价值非同一般,目前在收藏市场上红五元的市场价格大概是两万元人民币左右。
如今很多人以为的错币,事实上只是印刷瑕疵,根本算不上是错币。而且在目前的拍卖会上,错币的拍卖由于报价太高基本没人接手,可见错币更多地还是存在有价无市的炒作环境当中,很多人相信错版币值钱,错版币在如今人们的观念当中具有值的原因,无非是印钞厂对于钞票的控制十分严格,而且错币的出厂检测越来越,使得错币能够正常进入流通市场微乎其微。而收藏领域的“物以稀为贵”使得这些错币具有与众不同的收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