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法第10条规定:“计量检定按照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系统表由计量部门制定”。计量检定系统表的法律地位由此而定,其内容一般包括文字说明和系统框图,比如说明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的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检定方法及量值传递关系等。
每一项计量基准,都应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计量检定系统。截止目前业已制定了93个计量检定系统表。在CNACL201―1999第5.2条中,也规定质量手册及其相应质量文件应包括“5.2(g)实验室实现量值溯源的程序”。在制定该程序时,应注意实验室相关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及量值溯源体系框图,要考虑如何确定复校或复检周期的问题。
原则上复校周期取决于测量风险与经济因素,即测量设备在使用中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应当尽量小,而年度的校准费用应当保持少,也即如何使风险和费用两者的衡达到化。在确定或选定测量设备复校周期时,一般须考虑以下六点:上面提到的“计量基准”是指:经协议承认的计量标准,在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计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计量基准”是指:经决定承认的计量标准,在一个内和为对有关量的其他计量标准定值的依据。“计量规范”是指:在校准证书上明确测量是按照哪一个规范或毫不含糊地参照哪一个规范进行的。“自然常数”是指:在定义具有更高准确性、性、可靠性和普遍性的量子计量基准时,所涉及的基本物理常数。
对每一组测量仪器,统计在规定周期内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数目,计算在给定的周期内,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总数之比。在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应排除明显损坏或由用户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仪器。如果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高,应缩短仪器校准周期。
小时时间法:这种方法是确认仪器校准周期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可以将测量仪器与计时指示器相连,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将该仪器送回仪器校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优点是,进行确认的仪器数目和确认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此外可自动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
据计量校准检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的内容直包括:设备采购前的设备申购单、设备调研报告、设备供应方的质量能力评价报告、设备采购台同等方面内容;设备购进时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及随机资料附件、设备验收报告。
而建立完善的设备计量管理档案,无疑是有效的方法。对自制设备而言,档案还要包含设备设计及鉴定资料部分。另外,标准物质的购进、保管、使用,也应纳入档案管理中。总之,计量管理档案是计量管理的手材料,它的内容与否,直接关系到设备正确使用、和周期计量校准检定工作的有效进行。测试设备分类编 .登记造册.实行设备检定工作的动态管理根据计量管理档案所收集的内容.结合测试设备的使用类型,计量管理人员应设立设备计量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型 、制造厂、出厂编 、生产日期、放置地点、检定时间和周期、检定结论、本单位管理编 、概况、操作人员等方面。
设备计量管理台帐是计量管理人员常用的.也是的管理工具。通过它,可以使管理人员对所有设备的现行计量情况,一目了然,为实行、动态的计量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台帐,可以及时准确地将待检定设备,送到法定机构完成计量校准检定(一般可提个月通知使用部门,做好设备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