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总是维持三分钟热度,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比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容易的学习内容,就学的很有劲头;遇到不感兴趣的、有难度的内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因此有不少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问题表现:
喜欢做小动作,如抖腿、转笔等
缺乏耐力与毅力,不能静下心写作业
学习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粗心大意
孩子很聪明但学习就是粗心大意,怎么办?
过分偏科
孩子偏科该怎么帮助他?
偏科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学科成绩特别好或一般,另外的学科成绩特别差或较差,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偏科”。其实偏科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可怕,同学们对各门课程的兴趣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各科的成绩难免存在差别。一旦这个差别比较大,被人意识到了,便成了偏科。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在初中,这与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有关。学生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往往会造成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波及其他学科。
问题表现:
一科,其他平平
文科或理科,另一方面较弱
一科较弱,其他都较强
原因分析:
受教师影响,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家长的爱好以及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习盲目
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我请教后反思过原因:
1、是我们缺少科学方法,教育只是凭感情,凭经验,从而导致孩子性格发育不完全;
2、平时总是说教、唠叨、跟其他家孩子对比,引发孩子自卑孤僻;
3、总想靠“批评和打骂”解决问题,孩子“屈打成招”,逐渐孩子内心越来越封闭,引发抑郁压抑等各种问题;
4、太溺爱孩子,对孩子包办、妥协,导致孩子愈发叛逆,情绪反应强烈,脾气暴躁;
5、自己忙于工作,孩子的所有要求全部满足,教育方法跟不上导致孩子臭毛病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