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空心楼盖自重轻、跨度大,能适应当前大柱网、大开间、大空间的多高层建筑的需要,该楼盖不光能提供灵活的应用空间,而且,还具有降低结构自重、增加楼板刚度、缩短施工工期、提高隔声效果和降低结构造价等优点,其经济技术指标比其它类型的楼盖体系有明显的提高,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
【摘 要】为了检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施工质量,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进行了静载试验。检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刚度、强度及抗裂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静载试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引言:某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结构形式为116m装配式预应力(A类)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上部结构横向布置12片空心板,梁高0.8m,标准间距1.25m,预制边梁宽1.615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薄壁桥台配D120钻孔灌注桩基础。标准截面上部预制空心板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10cmC50混凝土调平层,9cm沥青混凝土,在沥青混凝土和调平层之间设置防水层。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
2.试验内容:本次静载试验主要是测试预制空心板梁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工作性能,包括挠度、应变,并对裂缝进行观测。对于简支板,跨中断面为试验荷载的控制断面。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梁体跨中断面设计控制内力为加载依据,根据结构计算的等代效应以及现场条件,采用两点集中力加载,试验采用挑梁加载,加载前以0.5倍荷载进行预加载,分4级加载。分别是试验荷载的0.25、0.50、0.75、1.00倍;1级卸载。
1挠度观测:挠度测量采用百分表,在L0/4、跨中、3L0/4截面及梁板两端支承处各布置2个挠度测点,以观测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及支点沉降值。
2、应变观测:应变测量采用静态电阻应变仪DH3818,在试验梁跨中截面底板及腹板布置应变测点,用于观测梁体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应变的变化,具体位置如图2-3所示。
3、裂缝观测:试验前后及加载过程中仔细检查,试验过程中用裂缝宽度测量仪观测裂缝的产生及扩展情况。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线路主线桥共有13米预制空心板梁:192片;20米预制空心板梁:192片:
线路主线桥预制空心板梁
数量序号预制空心板梁、箱梁类型(片)12345613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斜交10中板)13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斜交10边板)13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斜交30中板)13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斜交30边板)2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斜交10中板)2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斜交10边板)
二、施工准备
1、张拉台座
台座是先张法施加预应力的主要设备之一,它承受预应力筋在板梁制作时的全部张拉力,我部预制场采用框架式台座。由纵梁、横梁、横系梁组成框架,承受拉应力。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抗倾覆系数不小于1.5,抗滑系数不小于1.3,受力后挠度不应大于2mm,为满足规范的规定要求,一般采用槽式台座。
2材料机具准备
空心板台座施工完毕,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空心板梁预制。准备钢筋、模板、锚具、钢绞线、砼配合比设计等。钢筋、钢绞线统一堆码于梁场钢筋存放区。钢筋及钢绞线每批重量应不大于60T,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2、底模安装
施工台座时底板台面铺设不小于5mm厚钢板,用打磨机磨光,作为板梁底模,平整度应控制在2mm以内,两侧用(∟35×35×5mm)角钢固定,按梁底宽形成整体三、施工工艺
1、刷底模脱模剂
在已施工好的槽式台座底模上涂脱模剂,脱模剂要涂均匀、平整,不宜有遗漏。
2、安放钢绞线:预应力筋均采用符合G/T5224-95标准钢绞线。跨径13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采用φs12.70钢绞线;。跨径2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采用φs15.2钢绞线,fpk=1860MPa,Ep=1.95×105MPa松弛率为2.5%。钢绞线进场前按规范规定进行抽样并委托检验。钢绞线下料用砂轮锯切割,严禁使用乙炔烧割,下料长度为槽长与千斤顶长度之和。预应力筋的一切性能指标符合合同规范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在失效长度内套PVC失效管。
3、张拉:张拉前,应对台座、横梁及各种张拉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一切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才能开始张拉(用于张拉的千斤顶及配套油压表等张拉设备应按规范要求配套标定,对张拉设备进行校检;计算钢绞线的张拉力并换算成油表读数;计算钢绞线的理论伸长量。)。
钢绞线的张拉采用双控群张,以应力控制为主,采用应变校核。张拉到计算初应力时在钢绞线的张拉端做伸长量标记,然后给张拉缸送油分级张拉至超张应力,持荷2min。然后缓慢回油至张拉控制应力,此时打开顶压阀回油,顶压活塞自动回程。顶紧夹片,张拉锚固完成。每级张拉千斤顶的伸长量不宜超过18cm。张拉按如下程序进行:
(1)施加初应力:应对称进行,使每根钢铰线达到初应力(用前卡式千斤顶施加)。即在大张拉前,应先使用小千斤顶逐根进行初张拉至10%,使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