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两餐之间吃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粘性高,不易消化,因此好在两餐之间吃。吃粽子不要喝冷饮吃粽子时不要喝冷饮,由于这样会轻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吃粽子每餐别超50克(1至2个),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喝热红茶解腻粽子由于多油,多吃轻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轻易消化的食用品,因此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
粽子(Rice Dumpling),又称角黍或者筒粽,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含有的淀粉、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粽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c、叶绿素、钾元素等多种营养。其制作方法是把浸泡好的糯米用白砂糖拌匀,再用煮好的粽叶包好,放锅里蒸即可。
脾胃弱者要慎食粽子。传说粽子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3]。粽子分好多种,其中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是广东粽子,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
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其中一种叫“双烹”的粽子,是潮汕地区久负的传统名小食。裹蒸粽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粽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湛江人包粽子时用蛤蒌叶包五花肥猪肉作馅,叫蛤蒌粽,一是可以消除猪肉的肥腻,二是中和糯米的湿热, 祛热毒。另外也用其叶子煮蛤蒌饭,有特殊香气。
食用须知
1.吃粽子时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有节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2.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
3.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5. 食用前需充分加热至软。
6.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