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蜡石(Pyrophylite)晶体扁长板状且常呈现歪晶,多以叶片状、纤维状、放射状和片状块体产出。白色、灰色、浅蓝色、浅黄色、浅绿色和绿棕色,条痕白色。透明到半透明,新鲜面上呈珍珠光泽。叶腊石触摸时有油脂感。加热成片剥落,且不溶于大多数酸。
主要成因:与滑石、红柱石、硅线石和天蓝石共生于结晶片岩,还与云母和石英等矿物形成于热液矿脉。
叶腊石外观很像滑石,许多物理性质也与滑石相似。自然白度25~90°,烧失量4%~6%,耐火度1690°C,硬度为莫氏1~2度,密度2.8~2.9,颜色有黄、红、褐、白、黑等。
按结构特征分的矿石类型:
细粒页板状矿石
致密球粒集合体状矿石往往含较多绿泥石,杂质含量高
放射状晶体矿石产出较少,纯度也较高
叶蜡石是粘土矿物的一种,属结晶结构为2∶1型的层状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其化学结构式为Al2[Si4O10](OH)2,理论化学组成为Al2O328.3%,SiO266.7%,H2O5.0%,分子式为Al2O3.4SiO2.H2O。
叶蜡石是低温热液蚀变形成的粘土矿物,属单斜晶系,晶体结构高度无序。
叶蜡石按主量元素可再细分为为纯叶蜡石型、高铝叶蜡石型、高硅叶蜡石型、高铁叶蜡石型和高硫叶蜡石型。以标型次要矿物作为分类划分的初步标准:只要样品中出现刚玉、硬水铝石、伊利石、绢云母、地开石、红柱石或蓝线石等铝质次要矿物,初步推断为高铝叶蜡石型;只要出现石英,可初步推断为高硅叶蜡石型;只要出现黄铁矿等铁质次要矿物,可初步推断为高铁叶蜡石型;只要出现明矾石,可初步推断为高硫叶蜡石型。
传压密封介质
叶蜡石由于具有良好的传压性、耐热保温性、密封性、机械加工性和绝缘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高压合成行业中的传压密封介质。叶蜡石传压密封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叶蜡石矿石的矿物组成。
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主要是以叶蜡石、石英砂和石灰石等为原料,其中叶蜡石含量占50%以上,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成的性能优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可分为E玻璃纤维、S玻璃纤维、C玻璃纤维和A玻璃纤维。一般使用Al2O3为18%-22%左右的中铝叶蜡石作为生产玻纤的原料,叶蜡石中Al2O3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产工艺产生影响。
叶蜡石除了可以作为生产无碱玻璃球和中碱玻璃球的主要原料外,还可将其与石英熔炼拉成玻璃纤维制成玻璃钢,或制成耐酸、碱及高温的玻璃布,是一种新型贴墙材料。
叶蜡石是含水铝硅酸盐,主要由石英、高岭土、绢云母组成,也有以高岭土或绢云母为主的叶蜡石。叶蜡石常有石英、绢云母等机械混入物,并含有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等杂物,对叶蜡石的工业技术要求因用途而异,主要要求耐火度在1630°C以上,有用元素铝越高越好,通常要求Al2O3≥15%。(边界品位≥13%),伴生元素钾、钠能降低耐火材料熔点,从而影响其耐火度,因而越低越好,一般要求K2O+Na2O≤0.8~2.0%。
陶瓷工业用的叶蜡石要求Al2O3≥18~20%,K2O+Na2O≤0.5~0.7%,Fe2O3≤0.8~1.0%。
作填料用的叶蜡石要求白度>70~80%,水分<0.5%,染色矿物铁、锰含量要尽可能低,化学物理性能稳定的叶蜡石含量大于80~85%。
作糖果填料用的叶蜡石要求对人体有害的砷<0.0014%。
橡胶工业用的叶蜡石要求Fe2O3<1~1.5%,烧失量<8%,水分<0.5%,叶蜡石含量大于80~85%。
技术介绍
一般用磁选法;当含铁矿物为重金属时,也可用重选法;铁以硫化物或氧化物形式存在时,可用浮选法。浮选法还用于从叶蜡石矿石中分离出石英等杂质。
通常加工制成工艺品和磨粉及对叶蜡石粉漂白等。
选矿加工流程,就根据产品的要求而确定,如用于生产耐火材料、制耐火砖的叶蜡石,白度要求不高,产品粒度也不要求很细,制砖用叶蜡石粒度为3mm左右,通常为干法生产。
用于陶瓷、造纸、农药载体等的叶蜡石,细度往往要求在200目以下,白度85%以上,这时流程中除粗、中、细碎外,还要用悬辊粉碎机进行粉碎,要选矿,甚至还要漂白才能达到要求,这时多用湿法作业。
用叶蜡石生产面砖时,叶蜡石的用量约50-60%,其余为粘土、石灰石及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