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丹塞恩青少年情绪重塑系统
有很多家长问,小朋友因为种种原因,在幼年时期情绪管理不到位,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甚至,个性比较难以驾驭,该如何在青少年时期调整。这种问题,你问也白问,因为,答案基本上是确定的。随遇而安吧,想要改变,太难了,钱丹塞恩青少年情绪重塑过程中发现,因为,环境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变,不太可能触发小朋友出现根本性变化。事半功倍的难度,已经被塑造成事倍功半,想要逆转,除非钱丹塞恩青少年情绪重塑系统操控训练。
其实,很多孩子的学习进度低下,是因为强迫性思维导致的。也就是大脑内耗,导致学习思考能力受阻或下降。
学习力的提高,不仅要扫清外来路障,更要帮孩子分析和解决我们看不见但孩子自己能感觉到的内在阻力。
比如13岁左右的青春期男孩有性的冲动。按理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有的孩子却认为不道德不合理,继而极力控制,结果反而导致恶性后果,地影响学习效果。
只有解决心理顾虑,才能轻装上阵,否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少学霸型的孩子,就是因为某些“想排除却又排除不了”强迫思维,致使精神不堪重负,艰难爬行,事半功倍。
少年强,国家强。少年梦,有美梦,也有噩梦。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重度抑郁症?
知友:抑郁症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之为重度抑郁症呢?有没有除药物治疗以外的其他方法帮助患者朋友康复?
站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抑郁症的轻重,就看抑郁症的症状轻重。比如情绪化或者躯体化严不严重?心里冲突的时间、折腾的程度、心理痛苦有多久?症状是否泛化?社会功能障碍严不严重?
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观点,可以从“时间、是否泛化、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对抑郁症轻重进行划分——轻度、中度、重度。
中国本土心理学不一样,不是根据抑郁症的症状轻重或症状的多少,而是根据思想偏执的程度——与常态思想偏离的角度和长度的大小进行划分。至于抑郁的时间多久,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不是根据这个来评估,而是根据来访者的思想偏执和态度来诊断。
然而,人的思想偏执程度,跟海水一样不可斗量,因为它不是客观,而是当事者自己无法感受的主观东西。
由于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状,客观真实,西方心理学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也让人信以为真,认为科学。
西方心理学跟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念完全不一样。中国本土心理学主讲生病的人,讲人的思想,讲整体观念;而西方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病,讲病的具体症状。
对抑郁症的认知、定义不同,治疗的理念和效果就完全不同。
西方心理学,总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症状性治疗轮回中,让无数患者被牵着鼻子瞎转悠,永无出头之日。
我自己曾经学习运用传统文化,从严重抑郁症走了出来,而且帮助了不少人,让他们恢复健康,让他们重新站立起来,变成正常人。
为什么很多青少年不想出门,不敢远行?家长焦虑万分,孩子自己也只能躺着呻吟。
只因为心里背着沉重的包袱,只因为心里有的矛盾冲突。
他的童年记忆,过去的阴影,学校和家庭给他的童年带来的创伤,历历在目,无法释怀。
自小善解人意,胆小怕事,一直把不好的情绪留给自己,把微笑留给别人,一直忍气吞声,以至于现在不堪重负。
到了成年季,看到别人活得好好的,看到别人跑得比他快,自然就会想到很多,想到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想到过去,看到现在的自己,心里就来气,就会把一切不顺归结到学校和家庭。
恨老师对他辱骂和打击;恨父母蛮不讲理,扼杀他的童年天性。
校园那么冷酷无情,家庭又是如此凶神恶煞,孩子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小时候你们压着我,长大后你们也应该要放宽点,可父母照样对我大呼小叫,总是希望我能他们。”
“我以前理解你们,你们就不能反过来理解下我?”
“我都这么大,早已成年了,为什么我就不能做一点主?”
人受了伤,反应就是想发泄,想反击对方。
“可是他们是我的老师,是我的父母,是我的长辈,我不能忤逆,只有忍气吞声,把恨压在我心里,把愤怒活生生地强忍下去。”
“忍辱负重这么久,我有点扛不住了!”
忍得越多,扛得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