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奇石不仅在石文化中因内涵丰富而珍贵,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欣赏泰山石,可以使人领略大自然造化的神韵和鬼斧神工,出神入化,有回归自然之感,使人切实体会到“天-人-合-一”的真谛。
如今,泰山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稳如泰山,重如泰山,安如泰山。它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无价之宝,一块几十吨的石头是经过上亿年冲洗形成的,特别是天-然形成的原石,其价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雪浪石,产于河北省定州市、曲阳县、阜平雪浪谷等地。雪浪石质地坚润,黑地白脉,纹理清晰,底色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黄褐色,白色的纹络如雪花均匀撒于石上。雪浪石质地坚润,黑地白脉,纹理清晰。底色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黄褐色,白色的纹络如雪花匀撒于石上,清晰而不张扬,有些石上则有着明快的白色花纹,形似溪水瀑泉、浪涌雪沫,亦如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雪浪石储量较丰富,体量大者几吨、几十吨,可作园林景观石,小者几公斤,可供赏玩。"雪浪"之名源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雪浪石的历史探寻篇
雪浪石系出,
与五岳之尊的泰山石同起一脉同源同宗。
宋代地质学家杜绾说:
“中山府土中出石,灰黑,燥而无声,温然成质,
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
公元1093年,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
巡视太行得一奇石,
但见黑质白脉,文如飞雪浪涌,
酷似当时两位蜀地画家孙位、孙知微所画的“石涧奔流,
尽水之变”的雪浪图,遂诗性大发,
咏出“雪浪石”诗二首,
其中“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等佳句成为后代赏石家们评判雪浪石高下的圭臬。
自古以来,
石材都是要经过加工、切割、打磨,甚至雕刻,
将石之灵魂附着于上,
将工匠心血倾注于中。
然而,
在景观呈现的背后
是石匠们脏、累、苦的辛勤劳作换来的,
石材加工厂肆虐的尘埃日复一日的侵袭着工匠的身体,
又沉又重的原料经常砸伤工匠,
手上都是雕刻的锤凿留下的痕迹。
传承意味着生之延续,传承也有高昂的代价!
雪浪石历经了斧凿的洗礼,
美丽终于显现!
雪浪石因其外形似溪水瀑泉、浪涌雪沫,亦如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且纹理清晰质地坚硬,而得到了古往今来更多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的垂青,雪浪石其名,便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取。
当下,雪浪石正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高校校名石的。比如湖北荆州中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名石都是雪浪石。
究其原因,大概是如下3点:
1、雪浪石的外形较其他景观石更美观、大方、得体,令人过目难忘。当下是一个看颜值的社会,不服不行;
2、雪浪石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气息与高校是知识的象牙塔,相得益彰。
3、雪浪石曾经得到过苏东坡、乾隆皇帝和毛泽东的喜爱,更彰显了其价值。
4、雪浪石作底,再雕刻上苍劲有力的中国书法,将这样的石头矗立在学校正门,一股大气油然而生。
置石是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置石还可结合它的挡土、护坡和作为种植床或器设等实用功能,用以点缀风景园林空间。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草坪置石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对石的形状、色泽、纹理、体量要求较高。常安放于树下、水边、宽阔的场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为特置、散置。
峰石:体量大、色彩,姿态或优美或雄浑,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人文价值,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皱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等。
散点石:太湖石、灵壁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等,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层次丰富。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是山石在庭院中为广泛的应用。日式庭院的置石景观,则是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体现一种自然天成的野趣,与中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景石的放置是将景石具有特色的一面朝向观赏者,除合乎真、善、美的法则外,更应注重牢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