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杂草疯长的季节,因此及时除草非常重要。除草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并减少害虫和病菌的繁殖。选择适当的除草方法,可以手动除草或使用除草剂。五月是害虫和病菌繁殖的高峰期。及时发现和处理害虫和病菌,可以防止它们对植物的伤害。选择适当的防治方法,如使用杀虫剂或药物,但要注意不要对植物造成过度伤害。
气温十几度,地温也在缓慢上升。不论是去年浇水情况如何,都要及时浇灌返青水,浇灌深度在40-100厘米,至少超过原有土球高度为宜。浇水间隔不低于20天,根据气温和具体土壤墒情确定。除了几公分胸径,价格便宜的可以不考虑。稍微有些价值的,建议都要输液。输液成本高,很多客户接受不了。所以我们建议除了前2袋使用树立康,后期可以使用禾林道吊针浓缩液勾兑,继续输液,时间15-20天为宜。松柏类容易伤口流胶,建议使用叶脉动插瓶。
红梅根系开始活动,新栽树木生根是要务,所以保持土壤一定湿润,又要适度干旱,可以利于生根。使用根司令+奇根灌根一次,再用根多苗壮或禾林道生根液浇灌一次。新栽苗木不建议施肥,特别是氮磷钾复合肥。
红梅迟迟不发芽,枝条开始逐步干枯:这种是养分消耗大,无法维持基本平衡导致。如果不救治就会越来越严重。轻微的枝条干枯,按照以上方法救治。如果超过三分之一以上枝条干枯,救活的可能性较小。根据树木价值,再做是否抢救的措施。
红梅播种种植时选择20年生、健康的红梅树的种子,在热水中浸泡4个小时栽进行播种,播种时要保持种子之间的间距在30厘米,播种完成后要浇水,盖上塑料膜保湿。红梅的养护需要注意定期松土、除草、修枝,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红梅的种植是采用播种种子的方法进行种植的。收集种子应该选择20年生、无病虫害的红梅树种子。
收集好的种子先放在2%的碱水水中揉搓一下,再用清水冲洗晾干。播种前将种子放在热水中浸泡3~4个小时,利于更好地发芽。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洒在湿润的沙质土壤中,种子播种之间的间距为30厘米,盖上一层厚度为1厘米的土壤,土壤表面插几个洞。浇一次水,水要浇透,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塑料膜保湿。
红梅插后搭塑料小棚。一般立冬前已生根,第2年春季再移栽到苗床上。嫁接:多采用靠接和腹接的方法,一般用2年生的侧柏或桧柏实生苗作砧木,1年生红梅的枝梢作接穗,多在4月进行。接活后的苗木于翌年4月再将砧木的树冠剪掉。栽培及造型技术:露地栽植应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小苗移栽需用泥浆沾根,大苗移栽需带土球。
红梅栽后浇透水。天旱时及时浇水、松土、锄草,一年施肥1次。夏季注意排水防涝,入冬前灌足过冬水。定植初期要注意防风。计划作盆景的红梅要及时修剪造型。通过修剪技术可培育高干红梅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盆栽红梅掌握间干间湿的浇水原则,放在阳光充足的场地陈设和养护,每年追施液肥3-4次。
移植时要注意好选在阴天或多云天气,尽量避免暴雨或高温天气。红梅土球大小土球大小是红梅大树移栽成败的关键。一般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8倍至10倍,一些特殊情况如移栽地土壤条件恶劣,盐碱性强,可以适当的增大比例,这样可以根系少受损伤。易于树势恢复。土球过小则根系损伤严重,造成吸水困难而影响树木成活。土球应挖成陀螺形,而非盘子形和圆锥形,土球用草绳扎紧,以免运输途中土球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