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溜田、即流石当地人称“猴流田”、“滑溜田”。(搁溜为方言滚动之意),田石经田父耕作翻地,山洪雨水的冲刷转移而露出地面的田石,往往一部份经阳光曝晒而退化,变的粗涩干裂,纹多偏直、偏粗。色泛绿灰,皮黄而少,肌里伴有黑砂钉与小白点。在上三坂及溪田表层及碓下到回龙、双溪、带下的沙土表层可见,在这些田石中也可见到如染酱油式的田石,或无纹或有如丝状纹,特别细密。
橘皮红田、色如红橘皮,即橘皮黄之浓者,色艳似红,黄中泛红。产三坂田,鲜艳通明,萝卜纹细致入化,文举煨红田、表皮的一部份为枣红色,其它部份则泛黄,或带黑皮及黑斑,产于上、中坂田中,此为田父烧草积肥等人为原因至使土中小田黄受高热而产生变化的产物。一般质地坚硬、乾涩、无明显萝卜纹,材积极小,不为藏家所重,见有以作随形小印章者,印身刻巧色薄意,也可爱。
橘皮黄田、色近橘皮红,略泛黄色。三坂田均产,以色泽取名,或有皮,或无皮,多有细密的萝卜纹,质嫩色浓,凝灵润洁,鲜艳通明之标准田黄。邓散木《篆刻学》记载清末田黄价值时说:“其橘皮黄,四方者,两以上,价三倍黄金。”实指此石。用此田作印章可显庄重而堂皇,见帝王气象。为田黄之上品。
黄金黄田、以色泽取名,即橘子快成熟时其皮之金黄色,明快而灿烂。三坂田均产,或有皮、或无皮,萝卜纹细密而隐现,为黄中带赤的标准田黄。以此田作印章者,可显富贵而雍荣,有敌国巨派,为田黄之上品。
糖粿黄田、以色、质取名,色泽黯褐而质如鹿目,三坂田均产,又如浙江临安之玉山山黄,多不通灵,然不失田黄韵味,多无石皮,或有少量石皮,一般无萝卜纹,时有少量杂纹,不明显。以之作印章,甚为大方,格调水坑山坑之石。而能以别尊卑,为文人们欣羡之主要原因。
白田、白色田石,以上品者,色近羊脂玉,又似坑头白水晶而泛黄、泛红。多产上、中坂田。有格,似血缕,萝卜纹细致而鲜明。差者色白而浑浊,有白皮深入肌理。此田稀有为贵,旧日以此田为印章者多高官达贵,以显纯洁、清廉,多不注目,行家见之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