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单的鸭纹和以鸭主体的组合纹饰。鸭纹多配以荷莲或芦苇,更奇者与雄鹰相配。宋代受中国花鸟画题材影响,瓷器上的鸭纹为丰富,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多以此为装饰题材,画面上多是两只或四只鸭成双成对,周围莲草相问。尤以老鹰逐鸭为精彩,黑鹰从天飞扑而下,一鸭仓皇逃窜,一鸭急钻入水,尚露腚尾,水花四溅,芦苇摇曳,画面真切动人。
北宋 耀州窑青瓷刻波鸭纹六棱碗
广义上包含以蝴蝶为主配以其他内容的纹饰,狭义上仅指立的蝴蝶纹。受宋代花鸟画成熟的影响,瓷器装饰中花鸟虫鱼题材大增,蝴蝶纹开始盛行。宋瓷上蝴蝶纹多取蝴蝶对飞纹样作圆形构图。典型器物有明成化斗彩团蝶纹罐、万历五彩花鸟花蝶纹蒜头瓶等。雍正以后瓷器上还盛行一种瓜蝶纹,即以瓜蔓与蝶纹相配,谐音“瓜瓞”,习称“瓜瓞绵绵”,寓意子孙万代连绵不绝,乾隆粉彩瓜蝶纹瓶即为代表之作。
鹿纹是一种反映原始渔猎生活的传统陶瓷装饰纹样。唐代长沙窑有青釉鹿纹褐绿彩注壶,小鹿体态轻盈,边跑边顺盼,是的佳作。宋代缂丝上的天鹿纹移植于瓷器,典型纹饰如定窑白釉盘上的印花鹿纹,画面上两只长角鹿奔跑在枝叶缠绕的花丛中,只鹿回首张望,后一只鹿追赶呜叫。
清雍正 粉彩蝠鹿纹小杯 (一对)
磁州窑枕面上所绘鹿纹动态不同,或在山中奔跑、或在草莽间漫步、或卧于灌木中惊望、或立于路途上徘徊,线条流畅写意。明代晚期流行以谐音和寓意象征吉祥的纹样,鹿纹作为“禄”的替代形象常与蝠(福)、寿桃组合成“福禄寿”吉祥图案出现在青花瓷器上。乾隆朝创烧的粉彩百鹿纹尊,把鹿纹的人文含义推到了,乾隆以后及近代仿制品较多。
一种具有宗教意味的传统陶瓷装饰纹样,包含以狮为主的组合纹饰,如狮子与绣球、狮子与人物等。入宋以后盛行狮子与绣球的配合纹饰,习称“狮球纹”。南京博物馆藏明永乐至宣德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狮纹琉璃建筑构件,狮作为佛教中的护法神出现,造型奇伟,制作。其他典型器有“永乐年制”篆款青花压手杯,杯心绘画双狮滚球,为永乐压手杯的上品。
明宣德 青花狮纹抱月瓶
配铜镀金瓶口、颈、耳。直口,颈中部圆鼓,刻变形蕉叶纹及缠枝花卉,口边左右饰如意绶带耳,刻草叶纹饰,线条自然流畅,构型佳好。
其余部分瓷质,溜肩,扁圆腹,圈足,足底无釉。胎质细腻洁白,釉质清莹厚润。腹两面主题纹饰各以青花绘制双狮,中心为一绣球,狮子身缠绸带,绕球相戏,活泼可爱,妙趣横生。瓶身侧绘青花缠枝花卉,缠枝勾连细腻优美,花卉鲜妍。青花发色浓重明艳,笔法流畅自然。整器古典端庄,器形稳重而不失秀美,
圆硕而扁平的瓶体与优美空灵的双耳搭配,视觉上达到平衡。造型张弛有度,丰富了自上而下的曲线。抱月瓶外形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域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民族特色。
瓷器出窑久了,经过多年的老化,其表面的釉面光泽、釉层质感就会和刚出窑时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岁月痕迹。这种痕迹,是通过釉内和釉表面的物质分子析出而形成的反射光、折射光变异,以及历年以来摩挲使用而形成的皮壳包浆等各种因素组成形成的,行里称之为“釉光”。
宋应星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中国部有关陶瓷器的专著。清代朱琰著。朱琰,字桐川,别号笠亭,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作者为清乾隆年间进士,生卒年及成书年不详。《陶说》初刻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称鲍廷博本。此后有多种刻本。《陶说》共6卷,分说今、说古、说明、说器4篇。卷一《说今》篇,有饶州窑和陶冶图说2节;卷二《说古》篇,有原始和古窑考2节;卷三《说明》篇,有饶州窑和造法2节;卷四《说器上》篇,有唐虞器、周器、汉器、魏器、晋器、南北朝器和隋器7节;卷五《说器中》篇,有唐器、宋器和元器3节;卷六《说器下》篇,有明器1节。书中按陶瓷器出现的顺序作历史性介绍,叙述了明、清两代饶州窑和其他代表性官窑的瓷器及制造技术。
蓝浦《景德镇陶录》
清景德镇人氏蓝浦原著,六卷,后经弟子郑廷桂增补为八卷,另加入卷首《图说》和卷尾《陶录余论》共十卷,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异经堂刻印刷出版(四册一函)。
许之衡
饮流斋说瓷》
许之衡,字守白,广州人,生年不详,卒于1925年。许早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归国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及研究所国学门导师等,在中国古代词曲的研究上颇有成就,著有《中国音乐小史》、《中国戏剧研究讲义》、《曲律易知》等书。该书是他在吸收前人陶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的。全书共十篇,即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此书条理性强,文字简练,尤其是对某些瓷器品种的名称、釉色的分类详细之至。尽管研究陶瓷不是许氏所长,但该书对瓷器鉴赏的阐述却有不没之功。书中考证也有失实之处,如“年窑”应为“年希尧”,作者误订为“年羹尧等。
《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
邵蛰民原撰,余启昌增补,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铅印本。邵蛰民(生卒年不详),北京人,好金石之学,该书乃根据其历年亲眼所见撰写而成。全书分为总论、时代、出处、色泽、器式、款识、绘画、赏鉴、杂记、附识,共十部分,对瓷器的发展变化、形制特征等详加评论,引证博赅,文笔简练。该书增补者余启昌,字戟门,浙江绍兴人,光绪八年(1882年)生,卒年不详。佘氏于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归国后在北洋中供职,1928年后弃官从文,曾在北平大学及北京大学任教。民国初年,余启昌在友人的启发下开始研究瓷器,此后又经历了承德、沈阳两处文物移存北京及故宫文物清点工作。迨至抗战前夕的古物南迁,余遂立志撰述。1938年夏,得到邵蛰民的《古今,器源流考》,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为之增补重新编辑,于当年冬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