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像纪念币
钱面:张作霖正面半身免冠戎装像。上环楷书“陆海军大元帅”六字。
钱背:珠圈内嘉禾图案,上为太阳,中间楷书“纪念”二字,外上环“民国十五年”七字,下环英文一元,左右为小花。
背景:张作霖是北洋奉系军阀,任东三省巡阅使职,民国十三年(1 9 2 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入关主持北京中央政权,民国十五年自任“陆海军大元帅”。 天津造币厂铸造有张作霖半身像的纪念银币,以半身像、钱背图案的不同有几种版本,以为纪念。
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20年(公元1894年)铸,在武汉三佛阁街原守备署改建了湖北银元局,仿造广东省银元式样铸造,意思是在湖北本省使用,目前存世量极少。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楷书七钱二分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楷书、面六角星):光绪28年(公元1902年)铸,系浙江省通过上海的洋行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样品,未正式铸造发行。
奉天癸卯光绪元宝一两;
奉天癸卯光绪元宝一两:光绪29年(公元1903年)铸,,现藏台湾鸿禧美术馆,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落槌,参考估价为。
我国古代货币,流通使用了2000多年,大多主要发行使用铜钱。因此对于铜钱,大家并不陌生。
不过,在传世的古钱中,我们又能见到一些与铜钱同名的银质古钱币。
我国发现银质铜钱,早可以追溯到1974年8月,在河南扶沟县古城村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银质空首布。
它的长度为10.5厘米,宽度为6厘米,重量为134.1克。
我国银元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90)开始正式由铸造。民国初期,始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进行大量铸造。
银元种类很多,在我国大约有二百多种,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约有三四十种,其成色重量,颇不一致。成色高为98.5%,低的只有60%左右,私人铸造的甚至更低。重量大的为36.5克 ,一般以26.5克 居多(合库平七钱二分)。银元中还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钱、二钱、三钱以及一毫、二毫等小银元(也叫银角子),这些大都作为辅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