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交易机构。古代的书画交易机构除了的如唐代的“集贤院”,就是负责书画购买、征集的机构。民间的书画交易大家中进行,或者是茶肆、药铺、寺庙门口、画市、瓦市等,但自宋代以来,情况有所变化。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在汴梁相国寺殿后的资圣门前,就辟有买卖“书籍玩好图画”的店铺。明代中后期,北京、苏州、杭州等地,也都设有经营书画古玩古董的场所,如北京的“城隍庙”就是专营书画古玩古董的市场。清代至民国,有诸如北京“琉璃厂”、上海“老城隍庙”等都是书画交易的场所。解放后,私家的古玩店铺逐渐合并,改为国家经营管理的文物商店或书画商店,正规的书画交易一般文物商店中进行。无论是古玩铺还是文物商店的书画交易,都是一对一的买卖关系,这种古代的书画交易方式至今还存在。但作为交易形态的转型,我们也看到了为书画交易提供平台的中介机构的出现,其标志是现代拍卖行的出现及成熟。
中国古代书画自出现交易、进入流通后,就成为一种商品,具有观赏、交换、增值等多种价值。但是,由于古代封建社会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人们商品意识普遍淡薄,所以书画的交易规模相对狭窄,交易活动也不够规范。其主要是达官贵人和士人文化生活的一种补充形式。随着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书画鉴赏及流通才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古玩古董字画交易今天的古代书画,大多数都是有传承的历代珍品或传世佳品,从作品本身的和保值来看,其潜力,无需置疑。古籍收藏家周铁宁先生曾 指出:“在中国台湾和日本,近现代名画的价格从来没有超过古画,这都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这种艺术素质在中国内地还需要长期的培养,随着人们审美层次提 高,认清了炒作的真相,古画的升值潜力会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