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工艺
一次粗粉碎:对于粒状原料,经下料坑、提升机进入清理设备进行去杂磁选处理后,进入待粉碎仓,然后经过粉碎机的粗粉碎,使物料粒度减小,为后续的超微粉碎或混合工序做准备。一次粗粉碎能减少物料的粒度差异及变异范围,改善超微粉碎机的工作状况,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干燥与冷却
干燥:膨化后的颗粒饲料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延长饲料的保质期。常用的干燥设备有多层烤箱、带式干燥机、烘干箱等,通过热循环风或其他加热方式,使饲料中的水分蒸发散失.
制粒前准备
原料调质:在制粒前,需要对经过粉碎和混合的原料进行调质处理。调质的目的是通过添加适量的蒸汽、水或其他液体,调整原料的湿度、温度和软硬度,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等成分充分软化和变性,以便在制粒过程中更好地粘结成型,提高颗粒的质量和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物料水分在到达制粒模前应为 16%-18%
颗粒切割:从环模中挤出的柱状颗粒饲料具有连续的形状和一定的长度,需要通过安装在制粒机出口处的切割装置将其切割成所需长度的颗粒。切割装置通常由旋转的刀片或切刀组成,其切割速度与制粒机的挤出速度相匹配,以确保切割后的颗粒长度均匀一致 。
干燥:刚制粒出来的鱼饲料颗粒含有较高的水分,一般在 15%-25% 左右,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防止饲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霉变质。干燥方式有多种,如自然晾晒、热风干燥、流化床干燥等。常用的是热风干燥,通过向干燥设备中通入热空气,使颗粒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降低颗粒的含水量,一般要求干燥后的颗粒水分含量在 10%-12% 以下,以便安全储存.
冷却:干燥后的颗粒饲料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以防止饲料在储存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营养成分流失、变质或产生异味等。冷却通常采用风冷或水冷的方式,使颗粒表面温度迅速降低至室温左右,恢复颗粒的正常物理性质和稳定性,便于后续的包装和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