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进行的辅导,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心理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激发其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厌学逃学心理和学习障碍、协调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心理减压、学生职业规划、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不良品行纠正与健全、性格塑造……帮助青少年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做出明智的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就会变成一种强制的灌输,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领悟不到其真谛。所以,教育孩子必从孩子本身出发,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爱孩子,再与知识和智慧联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身教重于言传,只要自己行为端正了,即使你不要求孩子,孩子把你作为榜样也能做到;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为人师表,要做出表率的作用。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欧文
教育的本质的是让一个人成为有人格的人。每个孩子出生都是的,教育者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让孩子成为整齐划一的工业产品。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爱因斯坦
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教育应该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教育应该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启发孩子的立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质疑,学会提问与解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了解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学习的动力应来自于兴趣,如果违背孩子的初心,强求孩子学这学那,那就是浪费精力。而一个好的教育者,会不断地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