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铸币上,往往铸有一些与祭祀有关的用语或吉祥词语。如 平肩弧足空首布 的铭文中有记牲畜等文字,如“卯”“牛”组合字,“卯”“田”组合字等,应是指 卯时 祭祀用的供物; 齐刀 、即墨刀、安阳刀的背面铭文总有“日”、“吉”、“大昌”、“辟封”、“安邦”、“大行”等吉语;燕刀、燕圜钱的背面铭文中有“吉”字;战国秦“半两”钱的背面也曾经发现过祈求财富的吉语“千贝”。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把铜钱陪葬在坟墓里,以求逝者在另一世界中继续享受财富。而用作冥钱的仿制货币,如陶钱、石钱也相继出现。战国时期, 燕国 弧背尖首刀币和 齐国 “ 齐法化 ”刀币的背面都已铸有“吉”字的,而齐国六字刀币“齐建邦长大刀”也有学者认为是田单复齐时齐国特别铸造的纪念币。
厌胜钱也叫做压胜钱,“厌”字此处念yā,通“压”,“压”有倾覆、适合、抑制、堵塞、掩藏、压制的意思。意为压制邪魅,取得胜利。属于可以佩戴的一种花钱,形似铸币,正面铸有各种吉祥语或咒语。
开炉钱是在鼓铸行用钱之前,为祛邪避殃,迎祥纳福,或进呈上司而特意铸造、具有纪念性质的钱币。唐 开元通宝背三祥云,(25.6*1.4mm),此开元通宝背后三朵祥云铸造不同于正用品,应为盛唐时期宫中祈福之用。祥云代表祥瑞之兆,彰显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目前已知开元通宝背三祥云存世仅数品而已,为开元系列中大名誉品,极美品
源出于其中的花钱,自然大体也是如此,花钱虽然带有钱字,大多数的形状也与古钱接近,其材质也大多以金属为主。自汉唐以来就有了,类似于现在的纪念币,来纪念某个重大事件所铸造的钱币。
花钱大多数不作为流通货币使用,花钱也可以说是现代纪念币的起源,汉朝初年铸有宜官半两、宜子半两、太常半两、金贝半两等花钱,用途可能用来陪葬、也可能用来佩戴使用,此花钱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属于流通货币,在汉代五珠钱中有的钱币两面铸有宜官、宜子、大吉等字样。
有的正面为辟兵莫当、背面为除凶去央,显然是为避凶致吉而特意制造的,这些钱币虽然仍属于仿制铸币,但钱文已经改成吉祥词语和图案,制作的主要用途也已经从陪葬品变为佩戴,王莽自东汉时期钱文类花钱的种类很多,但数量很少,典型的有背面铸有吉语,矩形纹或星象纹的五株、大泉五十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