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播种时间 : 宜早播;秋播,9月份白露前后为宜,不宜过早,过早易抽薹,不宜过迟,过迟幼苗难过冬。白芷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耐寒,喜欢温暖和湿润的地方,在中国有很多地方都有栽培。白芷喜欢向阳,阳光充实的环境是它的。白芷的根扎得很深,喜欢有足够的肥料,一般种植在土层比较深厚,湿润且排水比较好的土地上。白芷的花期为7月到9月,果实成熟期在9月到10月份。
培育种子 白芷用种子繁殖,以防病害或烂根,凉干脱粒,去净杂质备用,扩大后灰白色,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多角形大斑:选择健壮、无病植株留种,每亩用种1-1。施肥应注意当年宜少施,以防徒长。一般冬季施圈肥,以秋播为好,播后不易发芽,影响生长。
秋播一般于9-10月播种,条播按行距35厘米开浅沟播种;穴播按穴距(15-20)厘米×30厘米播种,播后盖薄土,压实,播后15-20天出苗。每667㎡用种量条播约1.5kg,穴播约1kg。播种前用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在种子上,搅拌,闷润8小时左右,再播种,能提早出苗,大大提高出苗率。 白芷播种当年不间苗,翌春返青苗高7-10厘米时,按株距20厘米左右定苗。间苗时应除去过壮大苗及过纤弱苗,留以生长适中的苗。因过壮大苗易开花结种,根部生长不好,不能人药。
生长管理:浇水、应保持水分充足,间苗:当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根据植株需求适时除草,植株长大封垄,不能再行中耕除草。追肥、白芷追肥在幼苗时期少宜淡,以免植株徒长,提前抽空开花。喷施药材根大灵,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
病虫害防治:白芷常见病虫害有斑枯病、黄凤蝶、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喷施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白芷一亩地要是施常用的肥料尿素、复合肥这些的40-50公斤也就是一袋,换做现的在作物施肥常用的水溶性的肥料冲施一亩地施肥量5-10公斤就可吸收转化较好,适合追肥来用,间隔施肥10天一次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在白芷的生长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所以在这一步中我们一定奥处理妥当,在种植的时候我们需要打好基肥,一般是使用农家肥以及动物的粪便,其次是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将土地浇一遍水,这样种子的生长速度会更快一点。白芷的后期还需要进行三到四次追肥,次追肥是在移栽后十天,第二次是等到白芷长到二十厘米的时候,第三次是白芷开花的时候,后就是快可以采收的时候,每次施肥所使用的肥料种类基本相似,一般都是人类粪尿水、草木灰、尿素以及磷肥。水分的控制就比较简单了,一般是移栽后的那一段时间都需要进行浇水要一直到白芷成活,其次就是等到白芷开花的时候,这时所需的水分会比较多,后就是采收完之后
春播白芷于当年10月中下旬采收。秋播白芷第二年9月下旬在叶片枯黄时开始采收,选晴天,将白芷叶割去,将根挖起,抖去泥土。鲜白芷需用熏后再晒干,每500千克鲜白芷用3.5~4千克熏,不能熄火,直至熏透。熏约一昼夜后,用小刀切开根部,在切口涂抹碘酒,若蓝色很快消失即表示硫已完全熏透,可停火;若蓝色不消失,再继续。熏透后的白芷放在太阳下晒1~2天后,摘去侧根,并将主根上残留叶柄剪去,继续晒至敲打有清脆响声为止。
白芷播种方式 土地旋平后耙实,开沟3cm深、间距20cm,人工撒播,然后机械或人工用无齿耙耙平一遍,压实。 机械播种 土地应耙平压实,播种种子深度覆土不超过2cm,行间距25--30cm。 秋播比春播产量高、质量好,故生产上一般都用秋播。 秋播较晚时采用地膜覆盖。次年春天气温上升时及时破膜揭膜。 亦可以采用玉米套种的方式,正常下种玉米,到白露前后一周,玉米行间撒播白芷种子,人工或机械轻翻表面2-3出苗的土层,是种子与土壤接触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