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幼树生长每隔3~4年都要在冬季进行一次大的截干。一般次保留下来的3~4个主枝可以基本不变,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1~2个强壮小枝,短截时留长20~30厘米即可。这样能使整株树的高度降低,同时增加枝条叶片透光度,既不影响其生长,也很好地保持了树形。
法桐树具有“行道树*”的美称,列植于道路两旁,雄伟壮观。但由于城市道路情况复杂,诸如对交通、行人的影响以及与树冠上方各类线路、地下管道设施的关系等,通过各种修剪措施来控制行道树的生长体量及伸展方向,以获得与生长立地环境的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二球悬铃木栽培树形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其树姿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是对栽植目的和绿化用途理解不清、措施不力,应该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加以调整和完善。
法桐树自然式树形应用 以自然生长形成的树冠为基础,仅对树体生长作辅助性的调节和整理,使之形态更加优美自然。自然式整形方式给树体生长空间,以表达树种的自然属性和本真原貌,不仅能体现园林树木的自然美,同时也符合树木自身的生长发育习性,有利于节约树木的养护成本,但须以不妨碍交通和其他市政工程设施为前提。
垂直绿化树的概念 垂直绿化树种是指其茎蔓细长、不能直立,但能依靠墙面、棚架、园门、陡坡、灯 柱、园廊、篱壁、驳岸等垂直立面攀附而上的藤本植物。具有生长快、占地少、覆盖范围 大的特点。
垂直绿化树的选择 本类树种按照攀援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等茎枝细长 难以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垂直绿化树种在园林中有多方面的用途,可用于各种形式的棚 架供休息或装饰用,可用于建筑及设施的垂直绿化,可攀附灯竿、廊柱,亦可使之攀缘于 施行过防腐措施的高大枯树上形成赏树的效果,又可悬垂于屋顶、阳台,还可覆盖地面 作地被植物用。
对涝害较为敏感的植物有樱花、腊梅、银杏、喜树等,在经历了水淹之后很快就表现出了叶枯、落叶甚至枯死等症状。 涝灾对植物的伤害发生于根,然后引起地上部分的症状表现。初期须根因窒息而死亡,并逐渐蔓延至主根,出现烂根现象。淹水初期地上部会出现黄叶、落叶、落花、落果、新梢枯死等症状,如果淹水时间过长,则会造成枝干枯死,木质变色,皮层脱落。涝害可造成植物长势减弱,甚至全株枯死。
对于淹水后的植物,可先用恶霉灵等进行根际土壤消毒,同时配合生根剂等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促进涝后植株自我修复生长,待后期根系恢复后,可适时适量追肥,促进植株恢复长势。 加强涝后植物病虫害防治 淹水后的植物因长势衰弱,植物抗病性降低,一般多会发生病虫害。是植物自身的生理性病害,淹水后植物有害物质积累,植物生理代谢紊乱,易引起植物的枯黄腐烂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