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不但成为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在一些小型墓内也常有发现。当然,王公使用的往往是制作精良、纹饰精美的大尺寸铜镜,而一般的平民百姓使用的铜镜尺寸较小,纹饰属于普通常见的品种。
在上者以至民间的赠镜活动,无形中推动了铜镜制作的发展和技术水平,使铜镜成为精美的日用工艺品,并受到上至王公,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
1959年,在日本福冈县饭冢市立岩堀田的瓮棺墓出土了一面汉镜,其铭文与西汉时期的铭文镜基本相同:「日有熹,月有富,乐毋事,常得,美人会,芋瑟侍,贾市程,万物平,老复丁,死复生,醉不知,酲旦星(醒)」。另外,1978年11月,在席巴尔甘(Sibrkand)贵霜早期三号墓中,也出土了铭文基本相同的汉代铜镜,这是汉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又一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