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式快餐开启向麦肯学习的大门,中式快餐开始走向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并进入到上班族、白领,而他们的需求促使中式快餐品牌不断调标准,让中式快餐在工业化和口味之间博弈。随着正餐快餐化、小吃快餐化,中式快餐市场日益激烈。除了原有市场的对手,还有了“外来入侵者”,中式快餐品牌都纷纷在“好吃不贵”的上品质性价比下功夫,靠品牌、口碑和规模化经营,获取利润,开启品质制胜的中式快餐3.0时代。
这些区域,也是它们和区域品牌、本土品牌可能其短兵相接的地方,但因为不少品牌都采用了单品爆品战略,在这些短兵相接的市场,很可能形成品牌共存。就像中国的餐饮文化,地大物博、人文风物成就了八大菜系,而八大菜系各有千秋,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拥趸,没有哪个菜系能说自己一家大。
中式快餐这个赛道即使出现有统治性的全国品牌,也注定不会迎来麦肯这样的垄断性,但在各个地域,各个细分品类,一定会有自己的品牌,就像火锅品类,海底捞之外,多样化的火锅品牌百花齐放。
我们只做那些,餐厅需要做大量时间成本准备的菜。比如红烧肉,比如糖醋小排,比如狮子头。我在中央厨房做好,比他自己现场做,成本要便宜很多。我们凭本事帮用户省钱,然后,我们从省掉的钱中间分一点点。所以,在期间,他们的生意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同比增长了300%。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惊人的事实:今天我们去的很多餐厅,其实已经很少吃到现做的菜了。大约60%,都是急冻预制菜。但是,我们根本吃不出来。还是感觉很新鲜。因为,现做的急冻技术,甚至可以做到,把一条活鱼冷冻,解冻之后,还是活的。今天的食品工业和餐厅供应链,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这是在惨烈的竞争中,真正的降维打击。预制菜的技术,从省钱中赚钱。这是靠本事在赚钱。这不仅是技术的优势,更是认知的碾压。
增加高毛利、有价格优势的新品,降低消费者对涨价的敏感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对于一家自己喜爱或者消费过的餐厅菜品和定价早已熟稔于心,只要稍微加价或者减少分量都会非常敏感,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所以这也是餐饮企业不敢贸然涨价的原因之一。
增加高毛利新品提高门店利润,比如主打黄焖鸡米饭的鲍厨娘就通过增加高毛利产品提升门店利润,对于原料价格上涨很严重的产品,在适当涨价的同时也会同步推出套餐活动,以此减缓涨价对顾客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鲍厨娘还采取了增加高毛利新产品的方式来提升门店利润,用以降低个别食材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在未来的餐饮竞争中,餐企不仅要做好服务和产品等,还要建立优势的供应链及配送体系,才能应对和缓解因食材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不能合理消化增加的成本,那些规模较小,品牌势能相对较弱的餐饮店也将被淘汰出局。每一轮的食材涨价,对于餐饮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这其实是也在反复提醒各大餐饮企业,餐饮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只有积极谋变,多维度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