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施工:
搅拌:先加粉料,搅拌3分钟,再加纤维搅拌3-5分钟,直至纤维分散均匀
高延性混凝土施工厚度应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如一次压抹高延性混凝土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后一道压抹应在道初期硬化时进行施工高延性混凝土。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模拟地震)结果表明: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面层厚度10mm)加固受损砌体结构,结构在9度罕遇地震下基本无损坏,未产生明显可见裂缝。
高延性混凝土是经过纤维完成脆性混凝土资料向高韧性、高延性的转化。由于纤维的参加,混凝土具备了与钢筋资料同样程度的极限延伸率和应变强化特性,从而使增韧后的混凝土与钢筋协同受力,显著进步混凝土的抗冲击才能和抵御地震灾祸的才能。
大水灰比水泥浆液,水泥颗粒或凝固的悬浮是不稳定的,静置时易于分选、析水、堆积,固然浆体曾经有凝聚构造存在,但其对浆体的沉降、分选、堆积还远远不能控制。同样,在大水灰比浆体运动时,沿重力方向也存在着分选、析水、堆积过程。除此之外,缝隙的上下边境,特别是下边境必将对浆体的活动状态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堆积厚度的逐渐增加,裂隙中的活动通道发作了变化,压力在裂隙中沿程衰减速度变快,流量减小,流速也相应减小,这样更增加了堆积过程。从而使得活动通道越来越窄,直至某堆积较厚的断面忽然梗塞而构成闭浆。在原始开度较小的裂隙中,闭浆梗塞段常常在钻孔左近发作。闭浆的存在,阐明堆积顶部上的微细缝隙不会一直坚持,从而也使得良好的充填。
高延性混凝土是经过改进和改进的混凝土,具有高延性.高韧性.高耐磨.高耐损伤性和良好的间隙控制是一种水泥.以石英砂为基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的添加大大提高了水泥基材的韧性,进而提高了结构强度和延性,又称“可弯曲混凝土”。
高延性混凝土抗压试验表明:
1)破坏后二次加载仍具有90%的残余强度
2)较大应缩变形(7%)时仍具有良好的完整性
3)受损以后,强度还能保持继续增长,具有一定的自修复功能,从而保障结构在余震中能继续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