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对钱币鉴定相当重要。需要了解并掌握的历史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史,从先秦到现在,包括社会发展史;二是断代史,要着重了解历代史籍中的食货、钱币及中国近代史中有关部分;三是史,如哲学简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财政史、商业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贸易)史、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革命史、农民起义战争史等;四是古今文献资料、历史地理和图籍等。
《中国古代史》
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各种货币的产生、发展、消亡或转化,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财政的、政治军事的和对外关系的若干因素相互影响,再加上历史货币本身内部矛盾的变化所促成的。因此,不能脱离历史来鉴定钱币的真伪及断代。
开元通宝,钱文为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在篆隶之间,其钱文先上后下,次右左读之。自上及右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通谓之开通元宝钱。
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五代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宗李璟在位时期所铸造,文字精良,分为隶书,篆书两种。其隶书钱又有阔缘,窄缘之分与精字,细字之分。永通泉货铸期只有大约半年时间,铜钱存世极罕,如今难得一见。另还有铁钱存世,相传为南唐重臣韩熙载所监铸,只有隶书,存世量较少。
辽国时期钱币
银天朝万顺 契丹文大钱 ·直径39.4毫米,厚2.5-2.7,存世极罕,属于辽代皇帝因庆典颁赏给臣僚的赏赐品,而非流通的行用钱。因为年代久远,留存的实物极为。目前银质品发现两三枚。内蒙巴林左旗博物馆藏银质1枚;铜质品发现6枚左右,上博、首博与新加坡陈光扬先生、北京崔淳先生各藏1枚。
辽代寿昌元宝 异书版·直径24.3-24.5毫米,厚0.9-1.1毫米,重2.5克此钱形制规整、铜质精良,寿昌元宝四字规范、深俊,寿字第七笔横画书法呈S状,整体风格与常见品迥异,目前存世发现极少见!辽代寿昌元宝 异书版·直径24.3-24.5毫米,厚0.9-1.1毫米,重2.5克此钱形制规整、铜质精良,寿昌元宝四字规范、深俊,寿字第七笔横画书法呈S状,整体风格与常见品迥异,目前存世发现极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