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鉴定红山玉器,主要是看材质、看器型、看皮壳、看包浆、看沁色、看工艺、看老化的痕迹、看玉质的变化。
很多藏友对于一件东西的判断真伪,材质、器型、皮壳、包浆、沁色、工痕、老化的痕迹、玉质的变化等等,比如说
十个点,有一点不对,那九个点再对也得把它枪毙掉。
但是,我反过来说,一件东西如果是真品的话,它就应该都是对的;如果一件东西是假的,除了老料新工料对,剩下的都应该是不对的。一件儿东西怎么可能看出来九个都是对的,一个是不对的呢?这根本从理论上就应该说不过去嘛!是吧?
这就说明还是我们的眼力欠佳,能把一件仿品的九个地方都能看对,后一个地方露馅了。。。。我都写乐了
其实露馅的不是后一个破绽,而是我们能把仿品的九个地方都能看真的眼力。我们如果在古玉的一个方面真正能够做的完全吃透了的话,真品的东西,其实是完全可以在一点上一槌定音的。当然,如果能从更多的方面综合判断,那就是更加有把握了。就比如说象牙、鼻子、耳朵、腿都能够熟悉,再判断这个动物是不是大象,你是不是更加明确了?
看假的问题,也要注意方法,如果你没有对各类仿品有细致的研究和分类整理,就不要轻易的说假。你都没研究过假的什么样,怎么就能说它假的呢?!很多人的思维是,不真即假,这个话是没错,但是没错的前提是你的方法能识别所有的真品和仿品。现在谁能说自己的方法适合所有的真品?如果不能识别所有真品,这个话就是错的。
对玉器材料进行识别。古代使用的玉材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几千年里,多种矿物被用来制造玉器,这一时期的矿物质加工的非实用生产工具类器物都可能是玉器。因为当时玉器用材的统一标准尚难建立,只是就地取材,玉材的使用是多方面的。而同一种玉材,在色泽上又千变万化,古玉的制造便是在这种多种矿物和同一矿物的多种表现中取材。但玉材的选择又受到地域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
商代以后,玉材标准趋于一致,但每一时代的玉材选择都要受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开采条件不能矿物分布条件,特定时期的玉材用料,只是某些矿物的特定部分。这一部分玉材往往区别于同种矿物的特定特点。这就需要认真研究、观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