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釉瓷器鉴定

2024-06-28 03:43:41

仿品洗过水呈紫色
还有一招就是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因为很多仿品是过多使用了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模,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这一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小技巧。

仿品剥釉不自然这一点在老瓷上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者长时间而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继续剥,而新瓷的剥釉则是打出来的,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非常紧密的。仿品放大镜下露出破绽
用高倍数放大镜,可以发现古瓷其内部氧化程度,凡是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数放大镜下可显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非常容易辨别。

陶瓷鉴定是文物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不单纯是鉴定其真伪,还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断时代,二是识窑口,三是辨真伪,四是评价值。项有些内容相互交叉,性质近似。第四项则主要是评价陶瓷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鉴定陶瓷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科学手段确定古陶瓷的时代、窑口、真伪和价值;二是凭借考古和实践经验,用目测、手摸等方法断定其时代、窑口、真伪和价值。科学手段需要借助于科学仪器和精通知识的技术人员方能进行。用目测、手摸等方法鉴定古陶瓷的科学依据有三条:一是纪年墓出土的文物,二是考古发掘的文化层,三是陶瓷本身的确切年款。依据上述三方面提供的陶瓷文物资料,对其造型、纹饰、胎釉及工艺诸方面进行综合排比分类,便可摸索出规律。

断时代的要领是把握陶瓷的造型、纹饰及釉色特征,根据造型、纹饰及釉色特征可断定陶瓷的大概时代,如龙纹,隋唐时期多以雕塑的形式出现,用来装饰壶柄,宋代的龙纹则多以刻花和印花出现,其形象十分规整,与同期的绘画和织锈等工艺品的龙纹如出一辙,元代的龙纹矫健,明请的龙纹富于变化。再如郎窑红釉,一望釉色便可断定其上限为康熙时期产品,而钴蓝釉瓷器,其上限肯定不会早于元代早期。造型也是如此,如凤尾尊,其上限不会早于清初。再如棒槌瓶,其上限也不会早于清初。还有梅瓶,宋代开始流行,宋、元、明、清历代都生产,但每个时期的造型曲线变化都不一样,把握住每个时代标准器物造型的曲线变化,自能断定其时代。

《中国陶瓷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图录共15卷,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所收藏品皆为博物馆的藏品,每卷收录陶瓷文物200余件,均有图版说明,卷前有每卷主编前言。该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完备的一套古代陶瓷图录,与《中国陶瓷史》相佐,可对中国陶瓷史有形象的理解。

浸。为了模仿文物在墓中埋了多年而形成的土锈,作伪者常采用将陶瓷在泥土中浸埋的方法,使其产生与出土文物类似的效果。鉴定这类伪品的方法是仔细观察其土锈。如仿造的唐三彩很多,其造型多为大件的俑和马,用土浸方法作伪的也很多。但墓中出土的真物,其土锈呈粉状往下掉,假的则整块地往下掉。而且真者其土锈较为牢固,不易碰掉;假的则一碰即掉。当代有些作伪者使用现代化化学粘合剂(如乳胶等)粘土锈,表面很像,但用刀具一刮,便知真伪。

标签:影青釉瓷器鉴定成都瓷器鉴定
联系方式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商家推荐产品

相关推荐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2024 京ICP备2023012932号-1

电脑版

进店

微信

电话

  • 立即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