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苗适当遮光的叶片其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全光照高,这是因为全光照条件下叶片吸收的过剩光能使得部分激发态的叶绿素不能及时通过激发能传递和光化学反应予以猝灭,与环境中的分子氧反应,生成单线态氧,引起叶绿素的漂白,从而使得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是如果在光照强度很弱的环境条件,则有可能不利于叶绿体的发育,从而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苦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与其所处的光环境有关。15%生长光强下高,其中9月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不同月份苦槠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对生长光强的响应有所不同。无论5月与9月,随着生长光强的降低,大净光合速率依次降低,其中在9月,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的叶片有较高的大净光合速率,在15%生长光强下叶片大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全光照和40%生长光强;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也随着生长光强的降低而下降,说明苦槠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对生长光强的变化有很强的可塑性。无论是5月与9月,在15%生长光强下苦槠叶片的显著全光照,而9月时与全光照差异不显著,苦槠生长量及光合生理参数的试验研究可以看出:苦槠能够成为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优势树种在于它对生长光强的适应性,低光环境下它有较低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较大的表观量子效率和光化学效率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证明它有充分利用低光光环境的潜力,但低光会影响苦槠苗木的生长。
防火
在与火灾的长期斗争中,人类探索出运用森林自身阻止大火蔓延的方法,这就是绿色植物阻隔法。担此重任的植物,从花草到树木,品种较多,而苦槠树干通直,树冠浓密,叶片较厚,革质,耐火,萌芽力强,因此苦槠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理想的树种,2009年到2011年的3年来,用苦槠容器苗共营造宽9-12米的生物防火林带125千米。
林业
苦槠属常绿乔木,是中国珍贵的阔叶树种,也是中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与马尾松、杉木、湿地松等树种混交造林,病虫害即少,又能起到良好的森林防火作用。
苦槠树枯落叶多,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是营造水源涵养林的树种。
苦储树具深根性,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对陡山、瘠薄山及芒草山,都能适应生长,2009年到2011年的3年来,用苦槠容器苗共营造阔叶林工程造林190h㎡。补植造林482.6h㎡,使大面积荒山造林一次性成活率提高了30%以上,促进幼苗提早进入速生期、提早郁闭,促进春季造林成果。
苦槠,它是壳斗科锥属乔木,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但却被市场忽略了,农村随处可见。它不仅是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还有较高的绿化景观价值,农村利用荒山栽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苦槠是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之一,它的基本密度在0.45左右,气干密度0.53左右,每立方米生物总量达到0.695,是较好的硬木用材,广泛用于建筑用材和普通家具用材。
苦槠是常绿大乔木,树大荫浓,树冠浓密,圆球形,观赏价值较高,是很好的行道树,还适合公园、居民小区做主景,可列植、孤植。
苦槠树叶为厚革质,兼有防风、避火作用,鲜叶可耐425℃的着火温度,是很好的防火树种之一。
苦槠生长比较慢,目前市场上栽植苦槠的苗圃很少,大都是的,树形大都不好,所以城市绿化也很少采用。它的景观价值被低估了。
苦槠的经济价值远不如景观价值,壳斗科的乔木都是比较的行道树,而目前只有娜塔栎用于绿化。
一棵米径15cm的苦槠,分支点2.2米,树形端正挺拔,不偏冠不弱冠的树形,按照目前工程价格预算,应该在2500-3000元/棵。
种植标准按照3米*4米间距,每亩可种植55棵,每亩总产值在14万元左右。长到米径15cm,预计需要花费8-9年时间,每年每亩收入在1.7万元左右。
苦槠通气解暑,去滞化淤,特别是对痢疾和止泻有到的疗效;腹泻只要喝上一碗苦槠羹,基本上都能够止住腹泻。
苦槠果是制粉条和豆腐的原料,制成的豆腐称为苦槠豆腐。 苦槠果实的外表与板栗类似,种仁富含淀粉,浸水脱涩后可制成苦槠粉,进一步加工可制成苦槠豆腐、苦槠粉丝、苦槠粉皮、苦槠糕,是防暑降温的佳品,深受人们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