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或集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混凝土硬化前,水泥浆、外加剂与掺合料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流动性,便于施工操作。水泥浆硬化后,则将砂、石骨料胶结成一个结实的整体。砂、石一般不参与水泥与水的化学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节约水泥、承担荷载和限制硬化水泥的收缩。外加剂、掺合料除了起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外,还有节约水泥的作用。
六大组分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1 水泥
水泥的材质选用及标号的选用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凝固水化热等,相关成品质量对混凝土的成品质量起主要作用。
2 水
水的PH值、水质、硫酸盐等含量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质量。
3 粗骨料(主要为石子)
石子的强度及材质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成品质量。
4 细骨料(主要为砂子)
砂子的含泥量、砂子本体材质、砂的有害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凝固时间。
5 矿物掺合料(主要为粉煤灰或其他掺合料)
不同掺合料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曲线、混凝土成品观感等因素。
6 外加剂(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
外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影响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强度、混凝土物理性能等因素。
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中大小不同的颗粒相互搭配的比例情况,大小颗粒搭配得好时砂粒之间的空隙少。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粒之间的空隙需要由水泥浆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应尽量减少砂的总表面积和砂粒间的空隙,即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比较好。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根据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将砂分成Ⅰ、Ⅱ、Ⅲ三个级配区。用所处的级配区来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状况,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愈粗,按细度模数砂可分为粗、中、细三级。
在选择混凝土用砂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配制混凝土时宜选用Ⅱ区砂。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且砂中小于0.315mm的颗粒应不少于15%。
混凝土有哪些型号等级?
答:C10-C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