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议 | |
1个 | |
不限量 | |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3天内发货 | |
当青铜器整体变形时,可以根据变形的程度及不同部位利用不同的工装、夹具,采用支撑、顶压、撬搬、扭等方法,进行校正。不管使用什么手法,都要看文物的应力变化及承受能力,一般根据经验及对文物性能的了解,量力较正。青铜文物大都是铸造而成,经历长期腐蚀后,其延展性、弹性都有一定的降低。因此,对于变形严重的器物只能锯解、组焊才能达到后整形的目的。
焊接在传统的技术中有两类,一类是“铜焊”,一类是“锡焊”。“铜焊”比较牢固,古代有熟红、黄、白铜等,锻打制成的铜器衔接处都用铜焊,铜焊就是熔焊,需预先准备好铜焊料,焊接时需要以硼砂熔焊,技术上主要掌握火候。古青铜器都不采用这种工艺,一般用锡焊接,它能焊铜、铁、金、银,焊接温度比较低,对原件的破损伤可以控制在小限度内。所以,在对古代青铜器的修复技术中,包括补配、组焊,基本上是锡焊。锡焊技术主要是运用焊接工具焊烫、拉、挂,其技术都集中在烙铁尖上。
铜器由于受到腐蚀,铜性差别很大,铜性好的能焊,铜性差的难焊。茬口为红砖色的还可以沾锡焊,但是要多烫口;青砖色或浅绿色的茬口则已无法焊接,只能用粘合剂粘接。对于铜镜,由于是在花纹面焊接,所以只能用点焊。对于鎏金件的补块用铜焊,否则无法鎏金。经过焊接的青铜器应该在蒸馏水中浸泡,以清除焊锡带来的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