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肥的投饲。越冬期间,选风和日丽的天气,在午后1:00~3:00酌量投喂粪肥(人粪尿或畜禽粪便)。这样不仅可保膘促长,还可使越冬成活率提高5%~10%。若在池塘里堆放一定量的畜禽粪肥,让其发酵发热,既可肥水,又有提高水温的作用,也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5%以上。适时注入新水。越冬期间要保持池塘水位在2~2.5米,如果条件具备时,能保持越冬池塘内有微流水则更佳。这样不仅能保持池塘水质良好,而且还可减少或控制冰冻层的厚度和有效地增加冰层下水体的溶氧量。 鱼种越冬池塘的水位一般应保持在2米以上。因为水位较深时,水温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温差变幅也小,对鱼种越冬较为安全。若池塘水位过浅,极易使水体形成冰冻,相对减少了水体空间,而导致鱼种缺氧。为避免风雪的侵袭,可根据池塘水面的大小确定搭建一定数量的挡风棚。挡风棚以稻草或芦杆为材料编织而成,用竹杆或木桩将其固定在池塘的任意位置。其高度应水面10~15厘米,在棚下方堆入一定数量的猪、牛粪,这些粪在腐烂发酵时所产生的热能有利于鱼种越冬,同时也可为鱼种提供饵料。 在鱼种下塘前,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按每亩用生石灰80~120千克,溶解后全塘泼洒,能杀灭凶猛鱼类和耗氧耗肥的低值野杂鱼,并可稳定水体pH值在6.8~7.8。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程度还要施基肥和追肥,施基肥时一般按每亩水面施用腐熟的人粪尿80~200千克,追肥时宜用适量的尿素或碳氨等肥料来培肥水质,培育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当池塘水质过肥时应注人新水,排除部分旧水,池塘水质鲜、嫩、活、爽的标准。进水口要用密眼网过滤,以防野杂鱼混入。冬季肥水中的饵料生物,不仅可供鱼摄食补充代谢的消耗,而且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使池水保持丰富的溶解氧,为鱼种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