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灯盏花栽培技术及栽培注意事项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灯盏花栽培技术及栽培注意事项

一、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粗壮,其上密生纤细的须根。叶为单叶,基生叶密集,匙形,长3~5厘米,宽1.2~1.5厘米,两面有毛,边缘常皱波状,基部下延成柄,柄带红色;茎生叶长圆形,长仅2厘米,宽约0.6厘米。头状花序顶生,常单个,边缘有2列紫色舌状花,中央为黄包管状花。瘦果扁平,有柔软的冠毛。花期夏季。生于向阳坡地。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二、种植区域

产于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等省区。常见于海拔1200-3500的中山和亚高山开旷山坡,草地或林缘。外形及植株的高低多变异,叶形及毛茸也常有变化。

三、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灯盏花喜阳光、较耐干旱,宜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缓,且土壤应疏松肥沃的地块,好以红壤土为宜。移栽前7-10天,选晴天及时翻挖、晒伐、平整,按1.8米起畦,畦面宽1.5米,沟宽0.3米,沟深0.2米,成高畦低沟,利于排水,畦面平整后,每亩用腐熟农家肥1500Kg,过磷酸钙30Kg,三元复合肥25Kg均匀撒施后翻挖以培肥土壤,使粪、肥、土壤充分混合,平整后待播种。

(二)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是灯盏花生产上主要的繁殖方式。组织培养苗和分株繁殖等方法几乎不用,种子繁殖又有育苗移栽法、直播和漂浮育苗法,其中常用的的是育苗移栽法,漂浮育苗法几乎不用。

1.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用阳光暴晒3-4小时,以减少附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和虫卵,再用30-35度温水浸泡48小时,用细纱布滤水后混入细湿沙中拌匀待播,或用药剂进行种子消毒;

2.土壤消毒:对苗床的土壤消毒是播种前关键的一步,若不采取消毒措施,则会对其出苗造成影响。消毒上可采用施美地、多菌灵、敌克松等多种药物进行土壤消毒,有线虫为害的土壤,在深翻晒垡时,亩用1.5Kg线虫必克拌细土撒施灭线虫;

3.育苗移栽: 播种量每平方米1g撒播,撒种时要均匀,播种后用细腐殖土覆盖0.5-0.8厘米,后用松毛或稻草覆盖,并浇水,然后覆盖薄膜;播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既不宜过干,也不宜过湿,每天浇水一次;幼苗长至2-3叶时除草,并及时浇水,幼苗长到4-5叶时,可选择用除草剂除草(个人认为好不要用),间苗时按“间密留稀,间弱留强”的原则间苗,间苗和移栽前各施追肥一次,每次用复合肥6Kg每亩兑水浇淋,施肥后用清水淋一次,以防灼伤幼苗;当苗长到2叶1心时就要开始炼苗,揭膜通风由小到大逐步锻炼,叶期或断霜期揭膜;揭膜后移栽前,当发现苗脱肥时,可喷施0.3%尿素溶液;

4.直播法:由于灯盏花种子细小,一般选在无风的早、晚用经过消毒的细粪土均匀拌种分次撒播。每亩1.5Kg的细粪土与1g灯盏花种子充分拌匀,分3次均匀撒播;按每平方米1.5Kg的细粪土均匀盖种,然后用松毛或稻草均匀覆盖在土面,播种后用喷头均匀浇透水,6天之内每天浇一次水,出苗期间土表湿润,之后视天气和土表温湿度而定,好在上面覆盖一层拱膜(用竹架支撑的塑料薄膜)。

(三)、田间管理:

1.当苗长到10厘米左右,出现8-10片真叶,开始出现腋芽,苗龄达到90-100天时可以移栽,(玉溪佳移栽时间为10月1-10日),每亩1.4-1.5万株,移栽后发现缺塘应及时补苗,株行15*30厘米,移栽后经历还苗期、抽苔期、现蕾期、开花期、结实期等几个生育期;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以保持土壤松净,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由于植株较小可以考虑浅中耕,中耕除草时间可以根据田间情况而定,一般20-30天除草一次;

3.排灌水: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使土壤和根系充分接触,确保成活,以后视苗生长发育情况而定,干时勤浇,雨时防涝,田间不能渍水;

4.施肥:定植前施200kg农家肥,25kg普钙,25kg复合肥作为基肥,定植15-20天,苗成活后,每亩追施尿素2-3kg,可兑水1500kg喷施提苗,以后每个20-25天追施一次,浓度可逐步提高,但不要超过5kg,在追施尿素期间,还可以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促进其健壮生长,追肥可与喷灌结合一次完成。

(四)、采收与加工:

灯盏花从种子到出苗需要15-20天,苗期需要在110-130天,抽苔期5-15天,现蕾期7-12天,开花期20-25天,结实期15-20天,而其含有的灯盏花乙素含量在出苗100天左右为高,120天后显著下降,咖啡酸脂出苗100天后含量低,120-150天变化不大,而灯盏花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在出苗后130-140天后为大,即初花期,综合以上数据可得灯盏花在130-140天的时候采收为佳时间,即初花期采收;采收时用镰刀从根部1-2厘米处割地上不即可,采割后置于框内,及时干燥,以多叶、少茎和花,气清新,身干,无杂质者为佳;其中灯盏乙素不得低于0.30%。  

四、常见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灯盏花主要虫害:

1.蚜虫:主要为害叶片,刺吸叶片汁液,造成叶片枯黄,其分泌物引起霉污菌在叶表面,使叶片不能正常光合作用;可用草木灰洒于润湿的叶片上防治,亦可用吡虫啉、乐果等兑水喷雾;

2.地老虎:为害幼苗以及成株根系,农业上主要以播前深翻进行防治,并结合化学防治,可用辛硫磷灌根处理。

灯盏花主要病害:

1、锈病:灯盏花各个生育时期均可发生,以夏季发病较为严重,主要为害植株叶片,有时茎上也有孢子堆。发病初期仅在叶片背面出现失绿,后出现少量黑褐色粉状物,随着病情的加重,叶背面的粉状物成堆,在叶片正面也出现黑褐色的粉状物。

2、霜霉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时叶片表面灰白有色霜霉层。

3、根腐病:灯盏花各阶段均有根腐病发生,病原一般沿行蔓延扩展,处在病区边缘的植株发病较轻。受侵染的植株矮小,生长势弱,叶片变黄萎焉,且较小,受害植株的茎基部腐烂变黑,根部有时有白色霉层,发病初期,植株基部开始由叶尖开始变黄,并逐渐向上位叶片发展,后期整叶或全株变黄、枯死,在田间可见到明显的缺苗断垄。

4、根结线虫病:感病植株矮化、发黄,感病达一定程度时,植株在晴天重物开始萎焉,至晚上又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加重,萎焉程度再难以恢复,并逐渐整株枯死;植株根部长有很多根结,沿根呈串珠状着生,根结表面光滑,不长短须根。

5、黄萎病:灯盏花黄萎病主要发生在成株期,病害由病株下部向上部发展;发病初期,基部叶尖叶肉部分开始褪绿,后整个叶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呈斑驳状,后转褐,叶片变厚发脆,后期病情逐渐向上位叶片扩展,植株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死亡,横剖病茎可简维管束变褐,发病重的植株花前即枯死。

五、治疗方案

锈病、霜霉病:《靓果安》7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 5-7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

根腐病、黄萎病:《青枯立克》150-25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3天1次,连喷2-3次;同时进行病健区进行隔离,对病区及病区周围5米内的植株,按喷雾配方进行灌根2-3次,间隔3-5天。

六、亩产值和成本

灯盏花第1刀亩产值达4500元,按每亩割3刀计算,每亩年产值达8000元,除去每亩500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每亩年纯收入达3000元,远油菜、蚕豆、小麦的亩产值。

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灯盏花栽培技术及栽培注意事项”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灯盏花栽培技术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农药>杀菌剂>灯盏花栽培技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