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樱桃、李、杏等其他核果类果树;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害果实和新梢。在全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沿海,沿湖地区和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多雨年份,易严重发生。如果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大量落叶,减少营养的积累,影响花芽的形成。不仅削弱树势,当年减产,而且会影响第二年的结果,造成产量欠收。
桃树褐斑穿孔病叶片发病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略带轮纹,病斑直径1~4毫米;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多时叶片脱落。主要危害桃树叶片,也危害新梢和果实。
桃树疮痂病,又名黑星病、黑痣病,在我国桃产区均有发生。由于该病的发生,导致桃外观变劣,果实品质降低。病菌主要危害果实,其次危害叶片和枝梢。果实发病初出现暗绿色至黑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至直径为2-3毫米的病斑,病斑周围始终保持绿色,严重时病斑聚合连片成疮痂状。该病只分割果实表皮,病部果实停止生长,而果实内部(果肉)仍不断增长。因此,病斑往往开裂,但裂口浅而小,一般不会引起果实的腐烂。枝梢受害,初表面发生紫褐色长圆形斑点。后期变为黑褐色稍隆起。并常发生流胶,后在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丛)。病斑也限于表皮。叶片受害往往在叶背呈现出多有形或不规则灰绿色病斑,以后病部转为紫红色,后病叶干枯脱落或形成空孔。
桃树褐腐病又叫菌核病,是桃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北方、南方、沿海及西北地区均有发生,尤以华东沿海及滨湖地带受害重。在多雨年,遇蛀果类害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毁灭性损失。该病是能侵染为害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褐腐病主要为害桃树的花、叶、枝干和果实,以果实重。花受害引起花腐,表面着生灰色霉层,枯死后不脱落。嫩叶受害从叶缘开始变褐,很快扩展全叶,枯萎,不脱落。枝干受害是由病花、病叶柄蔓延而至,形成椭圆或梭形褐色凹陷病斑,边缘明显,常易流胶并有灰色霉层形成,当病斑环切时,上部枝梢枯死。果实从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受害,但越成熟受害越重,初期病果出现褐色圆斑,迅速扩大使全果变褐软腐,表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灰褐色绒状霉层,腐烂病果易脱落,或干缩变成深褐或黑色僵果,挂在树上至翌年也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