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萼和果实。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外,还易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虽然不出现心叶矮化和黄化症状,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维管束未变色。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方案: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育苗地要严格进行土壤,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
③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植株抗病力。
④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并集中烧毁,传播。
⑤对易感病品种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温季节育苗地遮盖遮阳网,减轻此病的发生危害。
⑥速净50ml 大蒜油15ml 沃丰素25ml 有机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及时挖除病株,摘除病叶、病茎,并集中烧毁; 3万株以上苗地挖除老株,并可假植部分苗,以减低密度。
4.290%晶体。有机磷杀虫剂,毒性低、杀虫谱广,对害虫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兼有触杀作用,对植物具有渗透性,但无内吸传导作用。在适期,用90%晶体800~1000倍液喷雾。喷药时要均匀、周到,每隔5~7d施药1次,连续2~3次,间隔期为7d。
第二,刮治腐烂病病,对发现的腐烂病新发病,轻刮治后,选用3%硫菌灵糊剂原液或辛菌胺醋酸盐水剂或45%代森胺水剂或噻霉50倍液涂抹病,防止腐烂病进一步扩展。梨象鼻虫俗称梨狗子,在梨园发生较为严重,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
“京科糯928”和“密花甜糯3号”同为鲜食甜加糯类型,籽粒皮薄,甜糯籽粒自然分离为1:3,蒸煮加工后晶莹透亮,糯中带甜,既有甜玉米的清新甜脆,又有糯玉米的香粘软滑,口感风味俱佳,为鲜食、加工玉米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