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DUO频振式太阳能多用体杀虫灯防治水稻害虫技术偿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获得了显着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了广大稻农的一致认可,对今后大面积、大范围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产生了很大影响。
1频振式杀虫灯在山区水稻上的使用效果
1.1诱杀害虫效果好
2003年6月1日至4日先后挂灯,挂灯时间偏迟,错过了代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成虫的诱杀期,使秧苗发生了一些虫害。但从亮灯以来,诱杀害虫效果很好,可以诱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叶蝉、二化螟、大螟、三化螟、稻蜻螺、蝗虫等10多种水稻主要害虫,每盏灯每天诱杀各类害虫数量100~1000g不等,其诱杀效果达80%以上。据新晃县8月中旬调查,灯控施药区稻飞虱百莞虫量333头,比非灯控施药区的586头减少253头,减少43.2%;稻苞虫百莞卷叶0.65片,比非灯控施药区的1.7片减少1.05片,减少61.8%;三代三化螟白穗率和三代二化螟枯鞘率均为O,而非灯控施药区的白穗率为0.16%,枯鞘率为0.25%。由于虫害少,禾蓖长势好,农民普遍满意。
1.2稻谷产量提高
由于使用单灯管太阳能杀虫灯减少了害虫危害,其稻谷产量明显提高。据8个点的对比调查测产,挂灯区70hm²,稻谷平均产量7995kg/hm²,比无灯区增产720kg/hm²时,增长9.9%,其中增产幅度大的高达20.8%。
1.3农药用量减少
山区农村居住分散,农民对虫情预报了解少,在防治水稻害虫上往往是见虫打药。在害虫大发生的2003年,无灯区共施药10次,成本450元/h㎡;而挂灯区只施药2次,农药费用仅75元/hm²,挂灯区比无灯区减少施药8次,减少农药费用375元/hm²。
1.4挂灯成本低
山区木材多,电杆采用木杆,就地取材,基本不需费用。安装也较简单轻松,一个人工一天可安装3一5盏灯,每盏灯安装费只需5元。每盏PS一巧n光控型佳多频振式杀虫灯358元,电线平均120m,计价60元,按5年折旧和单灯控制面积2hm²计算,每盏灯每年1hm²灯、线费41.8元。其电费更低,全年挂灯110d,每晚亮灯10h,耗电功率30W,电价0.65元/度,1hm²电费仅10.7元。安装、管理、维修费用lh时不到30元。每年每公顷水稻挂灯治虫成本费仅82.5兀。
1.5挂灯区经济效益显着
2003年,挂灯区每公顷治虫承包费180元和施2次农药费75元在内,每年每公顷节省农药费195元和增产稻谷收人720元,共计节支增收9巧元。其挂灯费、电费、管理等其他开支费用在内82.5元/hm²。投人产出比为1:11。扣除成本开支,挂灯区纯收入832.5元/hm²。按农民的话说:“水稻实行挂灯治虫,就等于进了保险公司”。在山区农村50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新时期,稻田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治虫,很受农民欢迎。
2山区水稻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的操作技术
2.1灯控面积要减少
山区水稻田由于受山坡、溪河、公路、村庄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坝子田少、山冲田和梯田多,6hm²以上连片的田少,2~4hm²连片的田多,不能充分利用频振杀虫灯半径120m范围内的治虫功能。山区稻田单灯控制面积为:坝子田2.7~3.3hm²。山冲田和梯田1.7~2h时。虽然灯控面积减少,增加挂灯成本,但是诱杀害虫的距离相对缩短,其诱杀力就相应增大,治虫效果相应提高。
2.2挂灯高度要降低
挂灯高度主要以害虫的飞行活动规律和灯光辐射范围而定。在灯光辐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近距离能见光,远距离要没有大的障阻物影响的情况下,挂灯高度矮比高好。佳挂灯高度为:前期(分葵期)0.8~0.9m,后期(拔节抽穗期)1.2~1.3m。若挂灯高度在1.5m以上,许多害虫、蚊子飞不上去,起不到诱杀效果梯田状地带的挂灯地点要选择灯周围稻田能见灯光的田埂为好。
2.3挂灯时间要提前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2003年的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得特别早,比往年要提早半个月左右。过去秧田基本不发生稻纵卷叶螟危害,而在2003年栽秧时,有30%~50%的秧苗叶片发生2~3cm长的卷筒,大田秧苗刚转青就出现叶片一片发白。到6月初,未及时施药防治的稻田,稻飞虱若虫莞平35只,是上年的1.3倍插秧后半月内,许多农户已施药治虫2~3次。为此,挂灯时间应从5月下旬至6月初提前到5月10日前后,也就是说,从水稻秧苗现青期开始挂灯,而且秧田要尽量安排在灯控区内。只有从秧田期起开始挂灯治虫,才能有效消灭批迁飞性害虫,才能减少和控制害虫基数才能山区稻田挂灯后基本不用施药治虫。
2.4挂灯管理要加强
实践证明,挂灯后的管理工作很重要,若不按技术要求操作,就会影响治虫效果。
(1)固定专人管理。山区稻田分散,杀虫灯分布范围广,交通不方便,要固定专人管理。每人可负责10一巧盏灯,每天每盏灯均要清理和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及早报告厂家派人维修。
(2)每天清扫(洗)电网、集虫锥盘、虫袋。山区水稻灯控面积虽然不大,但诱杀森林、水稻、蔬菜、果树等各类害虫较多,尤其是蚊子和小昆虫,每晚都可能布满电网。因此,每天早上熄灯后,要及时用毛刷清扫一次电网,并将集虫锥盘上的害虫及残体清除干净。虫袋里的害虫可用于喂鸡(鸭)、养鱼,用水洗净后重新吊袋不要因电网、集虫锥盘、虫袋沾满害虫残体影响治虫效果。
(3)雷雨天气要关灯。南方山区雷雨天气较多,若遇打雷和暴雨天气要及时关灯,防止电压过高烧坏灯管。雷雨天气过后立即开灯诱虫,防止关灯时间过长而影响治虫效果。
2.5维修检查要科学
一是增强灯亮度。灯管亮度大,诱杀害虫就多。一般灯管亮度较差不是灯管质量问题,而是安装固定方向有误。将光控器口朝西方向固定,就能灯光有较强的亮度。二是电网清洗有方。杀虫灯使用一段时间后,沾附在电网的害虫残体会越来越厚,每5~7d将毛刷用洗衣粉水反复刷洗,以便除掉污垢,保持电网原样,达到大诱杀害虫效果。
3 山区大力发展频振式杀虫灯的成功经验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治虫效果好,成本低,大米。但单家户使用不经济,集体使用难以组织。针对挂灯难度大的实际,在山区水稻实行挂灯治虫的成功经验有三条。
(l)治虫承包。站、村联合承包治虫,挂灯治虫承包期5年,灯款、安装费、管理费、电费等由承包方负责,受益农户每年每公顷出治虫承包费180元。站、村双方共同搞好宣传发动,与农民订立承包合同。合同规定承包方负责安灯治虫,节省治虫2~3次,治虫效果达80%以上,若达不到规定指标,农户可免交承包费。
(2)单位资助送灯,受益户分摊电费和管理费。有不少村由驻村工作队或乡农技站出钱购灯赠送,由专管户向受益户按每公顷45元收取电费和管理费。
(3)村级出钱购灯,确定专人管理,按面积收取成本费。资金比较充足的地方,由村级集体负责出资购灯安灯,确定管灯方便又有责任心的农户为管灯员,每公顷收取75~90元不等的治虫成本费</a></a>